第A05版:看无锡

11间核酸小屋变身

慈善助残幸福快车扩容

  本报讯(晚报记者 黄孝萍) 12月1日,“梁溪区慈善助残幸福快车集中启用交付仪式暨残疾人‘家门口’就业服务点建设项目交流会”在梁溪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行。该项目在原有10辆电动便民服务车的基础上,再次扩容,将11间核酸小屋打造成“慈善助残幸福快车”,成为多元化的便民服务点,帮助残疾人走向社会、融入社区、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

  在吴桥旁常发广场上的核酸小屋内,一级视障者徐建业工作日上午会来这里从事公益按摩。“试运营了一个月,有20多位市民享受过我的服务”,徐建业表示,小屋地方有限,只能放一张按摩床。在现场,他放了一个募捐箱,享受公益按摩的市民可随自己意愿,任意捐一点钱进去。在小屋里做公益,是徐建业想做已久的事。他表示,自己和妻子两人都看不见,就靠按摩手艺吃饭。去年孩子受伤,治病花了不少钱。求助后,政府部门给他们提供政策支持,后续的费用有了保障。他一直想用自己的手艺回馈社会,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

  而在梁溪大桥地铁口的核酸小屋,布置一新的“蝉艺集市”梦之店——助残爱心驿站也很引人注目。里面摆满了残友们制作的手工皂、养植的多肉植物等。惠山街道残联负责人表示,他们想把这里打造成该街道所有残疾人手工产品的展示点和销售点。平时,由住在附近的残友和志愿者共同来打理,可以让残友们在这里接触社会,也能让他们通过产品获得收益。

  据了解,2022年,梁溪区残联和无锡市慈善总会启动“慈善助残幸福快车”社区创业新模式,为扬名街道10户残疾人家庭定制10辆6平方米的四轮电动车,帮助他们利用配钥匙、修车子、缝衣服、修皮革等手艺在“家门口”实现梦想。该项目以“重点关注、精准帮扶、严格管理”为理念,围绕“十分钟便民服务圈”,为出行不便的残疾人提供“家门口”的流动便民服务车低偿租赁服务,符合残疾人自身特点又不失市场竞争力。残疾人可利用所学技能就近就便实现自主创业,同时也为辖区有特殊技能残疾人社区创业提供新模式。便民服务车占地小、受限少、外形美观,成为小区内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引导社会各界关心关注残疾人。

  为进一步规范经营秩序,各地为残疾人办理工商登记、装修布置车辆,并安装了空调,优化了他们的创业环境。自去年5月“便车服务车”运营以来,“慈善助残幸福快车项目”先后共投入资金309000元,其中慈善总会支持资金10万元。这些快车的残疾人都踏实做事,凭着诚信经营的理念,和许多客户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关系。辖区内的残疾人、80周岁以上老人还可以凭借相关证件免收人工费或享受9折优惠。现在他们每日的服务人次可以达到20-50人不等,收入由原来500~600元提高至目前的2000元左右,形成良性运营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