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健康

儿童呼吸道感染高发 中医防治有妙招

  发热、咳嗽、鼻塞、喷嚏……随着天气逐渐转冷,儿童呼吸道感染疾病“来势汹汹”。该病发展快、重症多,部分儿童起病就出现大叶性肺炎,甚至白肺、肺不张、肺实变、胸腔积液等重症,多重病原体叠加或先后感染。同时,该病安全有效的药物少,特别是耐药支原体和病毒感染。应对呼吸道感染疾病,中医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属于中医感冒、咳嗽、肺炎喘嗽的范畴。中医认为,这类疾病是因为外邪侵入人体,导致机体脏腑功能失调、肺脏受损而出现发热、鼻塞、流涕、咽痛、咳嗽、咳痰这样一些临床表现的疾病。中医治疗这类疾病,历来有着丰富的经验和优势。针对不同症状的呼吸道疾病,中医通过辨证论治,根据患儿的病情和体质,以清热解毒、宣肺开闭,佐以降气平喘、扶正防变为治疗原则,使用合适的中药汤剂进行治疗。如果伴有咳黄痰、咽痛、流黄涕等热性咳嗽,可以用清热解毒化痰的中成药或者中药。如果咳嗽以干咳为主,没有痰,咳嗽声好像撕布一样的燥咳,可用润肺的中成药或者中药。

  无锡市儿童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中医师王书玲认为,中医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通过中医辨证施治、因人而异等多种方法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可以扶正固表,降低生病的几率。

  所谓“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冬季开展穴位贴敷,可以刺激局部经络穴位,激发全身阳气,达到振奋阳气、疏通经络、调整脏腑功能、驱邪外出的作用,并可以增强抵抗寒邪的能力,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另外,中药足浴是中医重要的外治法之一,其原理为利用热水促进药物渗透进人体而发生作用,使药物能通过脚部透达周身经络,起到调节气血阴阳和散寒通经等多种效果。主要适应人群有体质虚寒怕冷,手脚冰凉,遗尿、大便稀,体内湿气重者。

  其次就是要合理膳食养护肺。儿童是“稚阴稚阳”之体,脾胃功能还比较脆弱,不应进补过早、过多,容易加重脾胃负担,引起饮食积滞。食疗方面,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食疗方很多,如雪梨、马蹄、冰片、川贝等。风寒所引起的咳嗽,建议用陈皮、生姜、橙子放点瘦肉炖水给孩子喝。风燥热的,可以用沙参、麦冬、蜂蜜等。从中医角度来说,青菜、水果比较寒凉,如果患者体质也偏寒,过量食用容易咳嗽。尤其一到晚上,更容易咳嗽、流鼻涕、出汗。所以,家长要给孩子提供正确的食疗方法。

  专家提醒,冬天室内外、早晚温差大,注意防寒保暖,衣着要适当,不要穿得太多,避免出汗过多,汗出当风,感受风寒之邪;饮食方面,冬天吃温补的食物比较多,但儿童“阳常有余”,在吃羊肉、牛肉、鸡肉温补的食物时,可以搭配一些萝卜清热化痰;居住方面,要保持室内环境清洁,适当开窗通风换气,每天最好早、中、晚开窗3次,每次20分钟左右,可以有效减少室内的细菌、病毒、真菌等。(通讯员 唐晓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