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学期以来,锡城学校创新举措,积极开展课后服务,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探索将科学教育、工程教育纳入课后服务项目。课程如何更有活力,服务如何更有温度,让我们一起去锡城校园看看。
“家校社政”共携手
课后服务再升级
江苏省无锡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对新学期课后服务课程再优化、再丰富、再精细、再深化,坚持以儿童为本,构建“家校社政”四方协同育人新格局,多角度打造课后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
“亲子课堂”是家校合作特色项目之一,更是学生们十分期待的课程。家长们通过自主报名的方式,踊跃参与学校育人活动,根据自身学术与专业特长列出了各具特色的“亲子课程计划表”。家长志愿者们准备认真,细致打磨,给学生们带来了独一无二的特色课程。
“科技+”种植实践活动
探索课后服务新路径
在无锡市新吴区坊前实验小学的“绿+”生态微农场里,学生们挖芋头、摘辣椒、观察香菜生长,不仅体验了劳动的快乐,更收获了农业科学知识。
“绿+”生态微农场在校园开辟种植区、观测点等园地,让学生通过亲身劳作遨游科学世界。“绿+”艺术廊用照片、墙绘、画报记录下学生们春耕夏耘的点滴。学校在科学家精神传承、科学兴趣引导、劳动品格塑造等方面靶向发力,将农业科学教育融入课后服务,不断提升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助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培养未来工程师
探课教育来了
“垃圾还有其他用途? 轴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重要的作用呢?如何让你的箱子更加安全?”无锡市积余实验学校在课后延时服务时段围绕《材料的神奇妙用》《旋转之旅》《箱子的秘密》《上锁的箱子》四大主题开展了8个课时的探课教育。
学生们通过“探课挑战”“探课时间”“分享展示”等环节,思考方案并与同伴共同探讨最优解决方案,学会把知识用于解决身边的真实问题。学生们在不断思考、尝试与反思的过程中体验趣味性的探索学习。
协同周边资源
打造街型课程
无锡市连元街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们利用课后延时服务时间来到书店,开展防拐主题绘本学习。学生们一同阅读绘本故事《怪叔叔》,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发挥想象力,绘制了各种“怪叔叔”的形象。在生动的绘本学习中,学生们很快就学会了如何辨别外在的危险。
“需求+特色”
花“young”社团助成长
“‘叮铃铃’——同学们,快乐的社团时间到了!请同学们安静有序地到达指定地点进行社团活动。”伴随着悦耳的广播,江阴市祝塘中心小学的同学们欢笑着走出教室……操场上、射箭场、美术室、音乐室、航模室、科技馆、报告厅……各个社团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为了真正做到减负增效、素养增值,学校以“需求+特色”为关键词,立足社团视域,形成教师“精心”、学生“开心”、家长“暖心”的课后延时服务氛围。
延时服务促双减
缤纷社团齐开放
无锡市夹城里中心小学音乐组、美术组、体育组的老师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巧妙构思、精心设计,不断丰富课后延时服务的内容,增加课后延时服务的吸引力。
多彩社团展风采
助力“双减”促成长
在无锡市南湖中学,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学段要求,结合办学特色和实际情况,开设了“史海泛舟”“聆心”“线描人物”“瑜啦古活力”“热血篮球”“文化人足球”“南湖跳绳”“彩虹舞蹈”“笛声飞扬”等十余个社团,供学生自主选择。
在进行社团课程时,学校开放所有功能教室,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设施,打破原有班级、教师、学科之间的界限,最大限度地优化学校教学资源,增加学生学习的选择性。
作业辅导+特色课程
传递教育温情
在课后服务的第一时段,无锡市蠡湖中心小学安排专任教师组织学生完成回家作业,给予答疑解惑,确保大部分学生在校内完成家庭作业,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为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学校开设了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的特色课程,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成长。
力争上“游”
“泳”往直前
无锡市东湖塘实验小学的队员们利用课后延时服务时间走进学校新落成的游泳馆,与校游泳队的小将们零距离接触,面对面地感受勇于拼搏的体育精神。
优化课后服务内容
滋养童心多彩生活
宜兴市丁山实验小学坚持“五育并举”的教学理念,不断优化、创新课后服务内容,精心优化社团活动,为全体学生提供了挑战自我、展示自我的机会,搭建了一个快乐成长的平台,切实做到提质、减负、增效,为校园文化增添风采,让每个生命精彩绽放。
以劳健心 共促成长
无锡市前洲中心小学以劳动课程为基础,利用课后延时服务时段,开展系列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各年级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培养了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杨洁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