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看无锡

龙年第一声惊雷 提前来了咋回事?

气象专家:实际是“冬雷”,并不算异常

  古运河畔柳树萌发新芽。(还月亮 摄)

  昨天凌晨,无锡响起了龙年新春的首次雷声。惊醒之余,有小伙伴表示“这是2024年的第一声春雷吗?”“去年年底就打雷,今年正月又打雷,咋回事?”,针对网友的疑惑,记者咨询了市气象局相关人士。

  为何今年雷声提前炸响?

  市气象局相关人士表示,“春雷”其实只是一种通俗的叫法,是指发生在初春时节的雷电天气。在气象学上,所有的雷电现象都叫作雷暴,并没有“春雷”的定义,而且当下尚未进入春天,不能称为“春雷”。

  “现在虽已立春,但离入春还有一段时间,我们还是在过冬天,夜里的雷声实际上是冬雷。”该人士表示,锡城一年中的初雷一般在3月份,今年打雷的时间比往年更早一些。从历史情况来看,3月起无锡进入全年当中雷电的高发季节,从时间分布来看,雷电主要集中在午后和晚间,其中12时至19时居多,出现频率最高时间段为17-18点。

  为何今年雷声提前炸响?冬天打雷是异常现象吗?该人士表示,只要冷暖空气对撞够激烈,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打雷都是正常的。一般来说,冬季的暖湿气流实力较弱,冷空气往往占据绝对优势,二者实力差距过大,组织不起像样的“战斗”,雷电自然无法产生;最近暖湿气流强盛,与南下的冷空气激烈交锋,“高手过招”产生火花,雨水、雷电于是“携手登场”。

  据了解,雷暴是天气家族里的“暴脾气”,一般会带来短时强降水、瞬时大风、冰雹和龙卷风等极端天气,相对夏雷来说,冬雷还算是温柔的,“冬春季节的雷暴强度相比于出现在夏季的雷暴要弱,以打雷闪电为主,很少带来大冰雹、强降水,局部可能出现大雨,山区偶有小冰雹等。”

  新一轮降雪已经在路上?

  实力强劲的暖湿气流,也给锡城送来了连绵雨水。昨天,雨水加足马力下个不停。据统计,从20日晚上8点到21日早上8点,无锡大多数站点降雨量级达到大雨,还有一站达到了暴雨量级(惠山经开,54.6毫米)。

  与此同时,气温上演了“大跳水”,从25℃+的初夏回到湿冷的冬天只在朝夕之间。无锡18日的最高温达到25.1℃的高位后开始迅速滑坡,20日的最高温只有7.1℃,48小时内最高温降幅接近20℃,可谓是“一日换季”。昨天上午11时,省气象台虽解除了寒潮黄色预警,但气温还是持续低迷。下午2时左右,江苏沿淮及淮北地区都在零度以下,最低的徐州西北部只有-4℃左右,以往比较暖和的东南部地区,此刻也只有3-4℃,其它地区普遍在1-2℃。锡城全天都是雨雾缭绕的状态,湿冷感尤为明显。

  最新气象资料显示,未来冷暖空气都比较活跃,一直到本周末都将维持时阴时雨的天气,气温也没有回升的势头,22-25日最高温均在5℃以下,最低温将接近冰点。在防雨、防风、防寒的“三防”日子中,最大盼头就是下点雪了,市气象局预报员说“雪精灵”确实在路上了,估计今天晚上以小雨夹雪的形式光临,但由于城区地面温度在0℃以上,估计形成不了积雪,宜兴南部山区的小伙伴倒是可以期待“一夜白头”。

  (晚报记者 陈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