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健康

孩子有“心事儿”?

青少年心理科门诊开诊

开诊首日已约满

  “今年过年开不开心?” “有没有参加寒假学校活动?” “你有没有玩游戏?”“你喜欢校园的环境吗?” ……2月20日上午,在无锡市儿童医院门诊二楼左手边悬挂着“心理门诊”的诊室里,市儿童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方林正在跟13岁的男孩小周(化姓)聊着天。记者获悉,为更好地满足儿童青少年日益增长的心理健康就医需求,有针对性地解决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当天,市儿童医院心理科门诊正式开诊。据悉开诊首日预约号已满。

  小周是一名初一学生,半年前出现厌学状态,做作业拖拖拉拉,人也出现萎靡不振,经常跟妈妈说“不想去上学”一类的话。他妈妈开始以为是一时的不顺心导致也没放在心上,结果半年过去了,小周的状况非但没有改善,考试成绩还一落千丈,家长说两句他还会生闷气。难道是心理出现问题了吗?听说市儿童医院开设了心理门诊,他妈妈赶紧提前预约了当天的号。

  记者发现,心理门诊室外墙面上贴满了儿童心理科普小常识,绚丽的色彩搭配也给等待就诊的家长和孩子带来了暖意。来到诊室,里面其实更像是一处“谈话间”,医生并没有把孩子当成患者,反而是以“拉家常”的方式跟孩子沟通,通过慢慢深入了解,全面掌握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以及学校里的心理及行为状态,以利于综合评估孩子的症状。除了心理门诊,旁边两间诊室还分别设置了心理评估室以及心理咨询与治疗室,以达到精准治疗的效果。

  “孩子出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情绪和行为上面。”据方林介绍,当下,很多儿童青少年虽然拥有良好的生活、学习条件但同时也承受着压力。学校的课业负担、同学的相互内卷,让迷茫和犹豫成为常态。沉溺网络、社交恐惧让人逐渐封闭自己,成为“手机控”、“社恐一族”,与他人难以建立亲密关系。失眠问题日益普遍,影响身心健康。烦躁、抑郁、敏感、自卑等情绪笼罩着孩子,让孩子心情沉重,出现家庭关系不和谐等问题。家长或者孩子的监护人可以陪同孩子来到医院进行和医生的第一次面诊,接着还会进行一个病史的采集,针对孩子的一些情况进行相关的检查和心理评估,最后给到一个准确的诊断,制定治疗方案。

  方林提醒,在日常生活中若孩子出现学习困难、厌学情况导致显著的学习成绩下降,情绪波动大,甚至出现逃学情况时,家长要特别关注一下。除此之外,若孩子常出现白天嗜睡、晚上入睡困难,有时还会出现自我伤害、冲动暴力的情况,要及时来医院治疗。方林建议,在校期间,老师要跟孩子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提升孩子的心理健康指数,家长也要跟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保持家庭内部环境稳定,构建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

  据悉,目前该院心理科配有心理卫生方向临床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的综合评估团队,致力于为3-18岁儿童及青少年提供心理问题评估与咨询、相关心理疾病的诊断与干预治疗服务,有需求的家长可以提前预约取号。

  (葛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