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聚焦全国两会

推动经济实现良性循环

今年扩内需如何发力?

  国内需求一直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这些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90%。3月5日提请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经济实现良性循环。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更好统筹消费和投资,增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挖掘潜力:激发有潜能的消费

  我国有14亿多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当前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提升空间仍然很大。如何促进消费稳定增长?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从增加收入、优化供给、减少限制性措施等方面综合施策,激发消费潜能。”

  围绕新型消费继续发力。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致公党中央副主席、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全国妇联副主席徐晓兰委员建议,从需求侧入手培育新消费群体,从供给侧改革入手提供丰富多彩的消费品和消费形式,培育壮大新型消费。

  提振大宗消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表示,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去年底,中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3.36亿辆,冰箱、洗衣机、空调等主要品类家电保有量超过30亿台,汽车、家电更新换代能创造万亿规模的市场空间。

  推动服务消费扩容提质。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表示,将重点从三个方面推进:加强统筹,构建“1+N”工作体系;扩大服务领域开放,丰富服务消费供给;搭建平台载体,创新服务消费场景。

  释放动能:扩大有效益的投资

  扩大有效益的投资,短期内能创造有效需求,中长期能改善供给质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对此表示,将“提质”“扩量”并举,做好三方面工作:

  发挥好政府投资带动放大效应。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

  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介绍,从力度上来讲,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专项债都比去年有所增加,从投向来看,这些投资主要投向科技创新、节能减排、民生保障等补短板、增后劲的领域。

  鼓励和支持扩大民间投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健全防范化解拖欠企业账款长效机制”;针对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明确要“提高民营企业贷款占比、扩大发债融资规模”。此外,要“进一步解决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进一步提高投资效益。郑栅洁指出,投资方向要更加精准,加大对补短板、强弱项和培育新动能的支持力度;要素配置要更加高效,让用地、用能等要素跟着好项目走;投资环境要更加便利,深入开展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重点领域突出问题整治,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以更大的市场空间、更低的投资成本支撑更有效益的投资。(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