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教育

温柔细语,像春风

  无锡市金星中学 成柳昊

  在新接手班级40多个孩子中,我最先认识的便是小杰。开学三天的军训里,他妈妈多次给我发信息,每每收到她的信息,我都会看向小杰。在刚开学的日子,小杰因为听话和沉默,与我鲜有交集,直到那天早自习刚结束,语文课代表给的未完成学生名单里赫然出现了小杰的名字,我立刻把他拉到了身边。“小杰,你怎么不交作业?”我疑惑地看着他,他站我面前,沉默不语。“昨天家里有事耽误了?或者你忘带了?”他略显局促,依旧不说话。我打算给他一个台阶:“小杰,忘了写,没关系,抓紧补出来,不能再有下次了啊,去吧。”

  然而他并没有转身离开,他攥着拳头,口中蹦出了让我极为吃惊的话:“我不想写。”我没想到一向听话的他会这样说,“为什么?”“没什么,就是不想写,好烦!”我当时着实有些恼火,不知道他为什么能这样理直气壮地拒绝写作业,然而理智告诉我发火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于是我慢慢走上前,轻拍他的肩膀,轻声说:“先回去吧,心烦的话,作业就先放一放。”他错愕地看着我,然后转身离开。

  我拨通了小杰妈妈的电话,了解到前天晚上他们母子间爆发了比较激烈的争吵,起因是数学考试小杰没达到他妈妈的期望值。“老师,您打给我是他在校犯错误了吗?”我迟疑了片刻道:“不是,开学初我要常规家访,今晚6点半,我过来可以吗?”

  放学后我来到小杰家,“小杰妈妈,今天我来常规家访,请您简单介绍下孩子在家的情况。”“老师,我和小杰爸很早就离婚了,我也没什么文化,为这个孩子我吃了不少苦。但他越大越不懂事了,往常的课外作业也不愿做了,成绩直线下降,脾气还越来越大,最近根本没法沟通,我真的很着急……”她说着抹起了泪。我发现小杰的妈妈和小杰在言语上完全不一样,一个喋喋不休,一个沉默寡言。而不同的表象下,都藏着一颗压抑的心,只是妈妈用言语来传达,小杰用无声来对抗。

  第二天我把小杰叫到操场,微笑着轻声说道:“小杰,老师其实挺理解你,妈妈对你要求太高,能说说你的真实想法吗?老师很想帮助你。”小杰吐露心声时说到了妈妈对他的抱怨,让他觉得自己就是一个累赘。他完成了家庭作业就意味有更多额外作业等着他,那如山的任务压得他只想逃离。近来他总觉烦躁,睡不好觉,上课和考试也集中不了精神。

  小杰和我敞开心扉后,我决定避开他进行第二次家访。那次我和他妈妈说了很多,包括孩子平时冷漠封闭的表现,并把小杰的想法吐露给她,和她分析这背后的原因:家长的抱怨、负面情绪的施加、管理过于严苛的时间以及对孩子过高的期望,这些对成年人都难以消解的压迫,让这个孩子的健康心理受到了严重伤害,他就这样否定自己,封闭自己,走向家长期望的反面。

  “小杰妈妈,我知道您也很不容易,但孩子不是为父母活的,他是独立的存在,不可以过分强加,也不可急于求成,小杰其实很棒,有自己的想法和规划,我们要做的是默默关心他,适时给予引导。”小杰妈妈也表示确实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以后会尝试做一个淡定从容的妈妈。

  这次家访后,小杰的状态比原先好了很多。为了让他更自信乐观,我会分配一些成绩薄弱的孩子让他辅导,然后在全班面前表扬他;我也会让他帮我搬一些作业,趁机和他分享些小零食;上课从他身边走过时,我会拍拍他的肩膀,摸摸脑袋;我还时常会和小杰的妈妈分享他在校表现,而他妈妈也欣喜地告诉我,在学会好好沟通,把微笑和时间管理权留给孩子后,母子关系缓和了不少。

  教师节小杰送了我一张贺卡,上面写了一首小诗:“那天我想,就这样吧,旧了、裂了,破瓶何必保存。那天我想,就这样吧,飘啊、落啊,树叶总要纷飞。可老师,你却挽救了,将破碎的我,将飘零的我。你的温柔细语、灼灼目光、无意拍抚,都像那春风,吹暖我冰冷的心……”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面对孩子们,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关心,然后把它们融在一个动作、一眼肯定、一句温柔细语里。而那些的细腻、温柔、理解、包容都会化作春风,风起时,必然是寒意尽,绿盎然,花满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