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文扬 文|
人间四月天,红艳牡丹芳。
无锡小娄巷,家宝国华香。
人间四月天,江南无锡地,老城厢城东,小娄巷秦宅,福寿堂西园,魏紫牡丹开。这一丛牡丹之繁、之盛、之色、之香:繁七八十朵,盛雍容华贵,色红粉娇艳,香隽永沁心。
小娄巷福寿堂,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寿堂西园这丛牡丹,不就是无锡秦氏福寿堂的传奇之花么?这丛牡丹,不就是福寿堂秦氏家宝国华梦想的象征么?
福寿堂秦氏之祖秦楷
与修俭堂
小娄巷福寿堂,祖上如何?
进小娄巷46号,我们可以看到古朴的修俭堂。主人秦楷,清乾隆、嘉庆、道光年间人,好学不倦,为人正直,勤俭持家,教子有方,诗礼传承。秦楷子五,皋、灿文、炜、焜、焕,以子焕(福寿堂建堂人)赠修职郎句容训导。
秦楷于乾隆末,从姻亲谈氏后人手中购得旧屋数间,取名“修俭堂”,现存五进。该屋的二进(小厅)的屋基系南宋谈氏所建,也是小娄巷今存最古之建筑之一。
据《锡山秦氏宗谱》记载,秦楷为锡山秦氏十三世东南人伦楷模秦德藻后裔。秦德藻子广东高州府吴川县知县秦松如,秦松如子乾隆迎跸寄畅园九老第三人秦敬然,秦敬然子乾隆迎跸寄畅园九老第九人秦东田,秦东田子乾隆十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山西太原府知州秦鐄,秦鐄子四库馆謄录叙议知县秦鸿甲,秦鸿甲子赠修职郎句容训导秦楷。
因此,福寿堂之祖秦楷,是锡山秦氏簪缨之家之后,翰林文章之家之后,文献之家之后。在一个半世纪内,小娄巷里秦家就接连出了四位进士:秦鐄、秦泉、秦潮、秦大治,小娄巷真成了进士巷了。
修俭堂名“修俭”,勤俭节约、修身养性,兆小娄巷秦氏吉祥啊!
福寿堂创立人秦焕
与匾额、牡丹
小娄巷福寿堂,何人建立?
进小娄巷50号,我们可以看到福寿堂。福寿堂的创立人秦焕,秦楷之子,字笠亭;道光年间秀才,廪贡生,名塾师,同治年间任官句容县训导,兼署教谕,授修职郎。
秦焕平生笃信理学,潜心研究,身体力行,育才有方,为句容盛赞。他持身俭约,持家严谨,门庭肃然,督率家人,灌园种蔬,杂莳花木,为乡人尊重。他著有《小学直解》《水竹轩诗又集》《水竹轩诗钞》《秦氏丛谈》《游梁录》《梓里录》《句曲公余录》,重光了锡山秦氏文献之家。
清光绪三年(1877),在修俭堂西,秦焕建福寿堂。福寿堂建成之日,是他为夫人祝寿之日,众人来道贺时,有人发现地面砖石上有“福寿”两字,大家以为吉祥,于是取名“福寿堂”。福寿砖今仍在,存秦氏后人之手。“福寿堂”匾额,悬于正厅上方,笔意圆厚,为清咸丰举人、直隶东明知县、书法家张宗沂所书。
福寿堂西园中,有一丛百年牡丹(已历160年),为市内古树名木(保护序号326)。在无锡市500多株古树名木里面,只有这一株牡丹,弥足珍贵。当年,秦焕从河南开封重回故里,临别时友人以牡丹一棵为赠。回锡后因老屋已毁,就将牡丹种于女儿处龚家。秦龚两家世结秦晋,每至花时,两家姻亲赏花为欢。1958年,龚宅被政府征用,于是将牡丹移植至福寿堂旁小园内。这种牡丹花,古称“魏紫”,是牡丹里面非常名贵的品种。这一丛牡丹,是小娄巷百年沧桑的见证,是活的文物。
福寿堂牡丹,题名“家宝国华”,寓意小娄巷秦氏“家宝国华”啊!
福寿堂重光人秦毓钧
与七进秦宅
小娄巷福寿堂,重光何人?
小娄巷福寿堂,重光人是秦毓钧。秦毓钧(1873—1942),号平甫,秦焕之孙,秦堃培之子。秦堃培,焕长子,习名法家言,游幕多地,以笃行称,孝友谨信。秦毓钧,秦堃培长子,少年时人学东林书院,作文常名列前茅;光绪年间,曾赴日本留学,后回锡参加筹备锡金公立师范;光绪三十四年(1908)后,任上海《申报》副总主笔、《时报》总主编;民国九年(1920)后,任无锡《锡报》总编辑、《无锡新闻》报社长兼主笔、无锡县图书馆馆长、无锡县历史博物馆馆长。
秦毓钧重光了福寿堂,此话怎讲?因为秦毓钧是福寿堂里堪称“家宝国华”的大家:教育家、报刊家、图书馆学家、目录学家、水利学家、方志学家、乡邦文献学家、秦氏文献学家……如此众多的“家”集于一身,简直令人难以置信,而且每一“家”,他都几乎达到当时登峰造极的地步!
秦毓钧的故居,即今小娄巷50、52号之秦宅,此宅面积六亩余,四合院式七造进深,房屋较多,保存比较完整,福寿堂在其中,成为典型的江南深宅大院。它的备弄自小娄巷向北直达福田巷,有数百米长,为目前无锡城中仅存少数备弄之一。备弄连接修俭堂、福寿堂、佚园,形成了小娄巷秦宅建筑群。
上天让文翰大家秦毓钧降临福寿堂,是小娄巷秦氏之幸,是无锡文化之幸,是现今小娄巷历史文化街区之幸啊!
福寿堂辛亥革命人秦毓鎏
与佚园
小娄巷福寿堂,还走出了无锡辛亥革命领袖秦毓鎏。
秦毓鎏(1879—1973),字效鲁,秦焕之孙,秦谦培之子。秦谦培,光绪二年(1876) 举人,国史馆謄录叙议知县。秦毓鎏肄业南洋公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历充湖南实业学堂总督、广西浔州府中学堂监督、广西边防法政学堂监督;辛亥革命中,在无锡举义,历任锡金军政分府总理并司令长、总统府秘书、无锡县民政长;民国二年(1913),任讨袁军江苏筹饷处处长兼无锡县知县,事败被逮入狱;出狱后再任无锡县县长。在其无锡任内,主持开辟光复门、筹设图书馆、扩大公花园等市政工程。
位于今福田巷8号的佚园是秦毓鎏旧宅,建于民国初年。佚园中西合璧风格,坐南朝北,主体建筑三幢房屋。建筑之南,即为一长方形花园——佚园,面积约二百平方米。园之偏东部位是一泓清池,池面略呈长方形,面积约30平方米,池边古木参天,许多名贵的太湖石错杂其间;南部为土丘,植有花木;西部为小树林,间以石笋数枝。在佚园中还保存着孙中山“乐天”石刻。 园中有建筑精致的各两层三间的鹪鹩楼和澄观楼。秦毓鎏曾撰《佚园记》,详细记载了佚园的景色。2013年,佚园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走进佚园,我们会遇见意欲隐息的秦毓鎏之魂,他正在寻求安适、逸乐、和美,他正在忏悔人生的过失,在读“易”中寻求精神上的超越。
福寿堂革命女侠秦森源
与其居室
小娄巷福寿堂,还走出了无锡美女、才女、侠女、奇女秦森源。
1925年12月28日,大雪纷飞之日,小娄巷中一朵鲜艳、芬芳、清丽的青春之花,一个人间四月天春花般的生命归天了,这朵青春之花的生命才只有二十五岁啊!这朵青春之花就是秦森源!
秦森源(1901—1925),字筠芬,号思潜,一号铸魂。无锡小娄巷人,秦毓钧长女。她,毕业于竞志女学,后任母校附属小学教员。她,被称为美女、才女、侠女、奇女,名至实归:无论见没见过她面的,无论赞同她还是反对她言论的,只要阅读过她文章的,没有不惊叹的!那真是惊世骇俗,震撼人心啊!“呼吁女权”,慷慨激越;“改革社会”,条例切实;“英雄救国”,以身献国,不同凡响;预言“德国复兴”“美日必战”,料事如神,识见惊人。她语言之犀利,气势之充沛,目光之远大,除恶之急切,革命之向往,献身之精神,真乃巾帼须眉、慷慨国士!
在福寿堂大厅后的四进秦氏老宅中,至今保存着秦森源居住的房间。瞻仰者在探视中不禁会感慨万千:江南无锡,钟灵毓秀,到了近代,出现了秦森源这样怀着新理想、新情怀、新思想、新文笔的女子,这是怎样的一位女子啊!这是怎样的一位女杰啊!她的英灵,在向现代的我们,发出怎样的召唤呢?
福寿堂守护人秦寅源
与文献之家
小娄巷福寿堂,大厅门墙上的砖雕“文献之家”,一直在放光华,为什么?因为福寿堂是锡山秦氏近现代的文献之家,从秦焕,至秦堃培,至秦毓钧,至秦寅源,至秦绍楹。
秦寅源,秦毓钧长子,福寿堂第四代主人,小娄巷的原住民。当有关单位对小娄巷进行改造时,世居老人不愿被搬迁,提出自己出资修缮福寿堂第三和第四进。是他的守护,才有小娄巷历史文化街区的后续。他守护并著作众多锡山文献,乡邦文献研究者凡有疑难,常常会请教他;秦氏文献触及者,常常会被他的博通折服。
秦绍楹,秦寅源长子,福寿堂第五代主人。他深藏不露,是锡山秦氏文献六百万字的整理者,六百万字啊!至今,我们会常常想起他对小娄巷历史文化街区上升为“国保”的艰难努力!
2013年,小娄巷福寿堂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无锡的国宝,一百五十多年来一直在做“家宝国华”之梦:家庭有宝,国家有华——家庭子女成才成宝,国家繁荣昌盛光华。这“家宝国华”之梦,不正直通当今新时代的家国梦——中国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