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第12个“全国低碳日”,今年的主题是“绿色低碳,美丽中国”。记者多方探访发现,作为“碳”路先锋,无锡不断开发公众低碳场景和碳减排项目,将低碳场景覆盖范围延伸扩展至“衣食住行用”,努力打造全国“碳普惠”高地。
企业探索
绿色转型更多可能
“作为一家制造企业,生产运营的碳排放主要来自电力、市政蒸汽、天然气等。”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在屋面设置太阳能光伏面板,以及携手制药行业内的其他四家领军企业共同签署行业首份多方100%可再生能源多年电力协议,公司已实现电力的全面绿色化。今年3月,阿斯利康与华润燃气签署首个为期十年的可再生能源合同,华润燃气、光大环境将提供生物甲烷和基于生物甲烷的蒸汽,从而实现蒸汽和天然气的全面绿色化。此举将帮助无锡工厂在2026年前达成生产运营98%碳减排的目标。
作为老牌企业如何向绿色发展转型,普利司通(无锡)轮胎有限公司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据悉,公司在2018年开始导入光伏发电,经过6年的稳定运行,截至2023年已经累计发电1638万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051吨。公司计划在今年增加光伏面板9万平方米,此次扩建后,预计平均年发电量为1388万度 ,每年减排二氧化碳约8458吨。普利司通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计划到2030年将二氧化碳总排放量减少50%(相较于2011年),“我们正在通过改进轮胎滚动阻力、加强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引进、将工厂的外购电力转为可再生能源供电等方式,努力达成目标。”
无锡零碳科技产业园成立三年来,绿色低碳“因子”无处不在,创下多个全国第一、全省第一、全市第一。作为产业园核心区最具代表性的项目,朗新科技产业园·CPU空间运营两年不到,已经形成了以数字技术为重要手段,产业链上下游协同践行绿色低碳生产的园区生态系统。“当前零碳产业园的建设,最难的不是绿电生产,而是如何控制存储、如何合理消纳。这就需要‘大脑’的分析、调度、运行、指挥,这也是我们园区为什么叫‘CPU空间’。”朗新科技相关负责人说。
“油改全水”
破解汽修老大难
走进锡山区可达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密闭的烤房内,工作人员正用喷枪喷涂着色漆,整洁明亮的操作间几乎闻不到刺鼻的气味。该公司有2个烤房与2个打磨工位,年喷涂8000面,以前一年的油性漆使用量约为4.8吨,采用全水性漆喷涂后,全年VOCs排放降至1.4吨,等于每年有效减少VOCs排放3吨。
据悉,无锡市区共有260家左右品牌4S店,另有数千家汽修个体单位,全年车漆喷涂用量在8000吨左右。目前,无锡90%以上的4S店采用半水性漆喷涂,其他汽修个体单位基本都采用油性漆喷涂。每升油性漆产生的VOCs气体含量约为500克~600克,而全水性漆VOCs含量仅为200克,如果无锡市车漆行业升级为“油改全水”,车漆喷涂市场全年可减排VOCs在3000吨以上。
由无锡市生态环境局主办,PPG汽车修补漆与本地战略合作伙伴无锡绿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协办的“江苏省第一届PPG杯绿色全水钣喷技能大赛”将于6月在无锡举行,进一步提升公众对水性汽车修补漆环保优势的认识。
共享购物袋
将在五超市试点
近年来,无锡积极探索碳普惠机制,对绿色低碳行为的碳减排进行量化,并给予奖励。今年3月,无锡市碳普惠平台“碳时尚”携手菜鸟及码上行,开启快递包装绿色回收计划,市民只要在指定菜鸟驿站参与快递包装回收、低碳寄取、旧箱再利用,都可以在“碳时尚”小程序上积累积分,免费兑换无锡地铁计次卡及其他奖品。
昨天,另一个低碳生活便民服务——共享购物袋正式发布。“预计今年年中大家就可以在超市看到这些购物袋的身影了。”太湖碳普惠绿色发展中心主任刘泽峰介绍,该款环保袋由废弃塑料回收、结合再生材料和适当新材料制作而成,在使用过程中,如果袋子发生破损,将进行刺绣工艺来延长使用寿命,最后进行再次回收,将它们转化为塑料颗粒,用来生产全新的环保袋。
“先行选择5家连锁大型超市进行试点,在每个试点商超的入口处放置一台自助共享设备,每台设备配备32个购物袋,包括16个超大号购物袋和16个大号购物袋,以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刘泽峰表示,市民只需要在商超进行扫码,选择不同的归还时间即可轻松取用。考虑到归还的便捷性,周边社区与菜鸟驿站将会设置便民回收点。
(晚报记者 吴雨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