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天下

西班牙洪灾反思:

为何欧洲发达国家被夺223条人命?

  洪灾过后,汽车受损。

  因洪水暂时停运的马德里与巴伦西亚间高速铁路列车,将从14日起恢复通行。

  10月29日晚,一场百年罕见的风暴袭击了西班牙东部,引发了几十年来最“致命”的洪灾。截至11月8日上午,西班牙洪灾已造成至少223人死亡,至少78人失踪。西班牙国家气象局发言人坎波11日表示,12日起,西班牙巴利阿里自治区和地中海沿岸地区预计将出现持续强降雨天气,西班牙北部部分高海拔地区预计将出现降雪,本周将面临新一轮极端天气的考验。

  此次洪灾引发了人们对欧盟应对气候变化准备工作的担忧。奔赴灾区的西班牙志愿者表示,“没想到在西班牙发生这样的事情。”英国《卫报》也提出疑问:为什么在西班牙这样的欧洲发达国家,一场洪水会夺去这么多人的生命?

  物资耗尽

  灾民长时间得不到帮助

  在受灾最重的巴伦西亚自治区奇瓦镇,8小时内降雨达491毫米,超过此前20个月降雨总量。

  奇瓦镇灾民卡瓦列罗说:“我们都以为自己要死了,我所有的同事都给家人发了信息,向孩子和亲人告别。”

  直到灾后第4天,首相桑切斯才派出军队参与救援。有灾民愤怒地表示,桑切斯第一天就该带着铲子过来。在此之前,至少有数千名志愿者已经赶赴灾区。

  志愿者们的工作主要是清理街道上的淤泥、杂物,帮助分发救援物资。然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注意到,政府当局似乎准备不足,物资很快就耗尽了。

  一位志愿者说:“仅过了24小时,有些灾民就领不到水,也没有食物,他们长时间得不到帮助。”

  救援不力

  部分问题出在管理上

  在巴伦西亚的一个小镇,第一批赶来援助的居然是来自邻国法国的救援人员。

  在西班牙,灾难紧急情况警报分为1至3级,由自治区政府自行定级,当警报为1级或2级时,由自治区主席负责领导应对,当级别提高到3级,中央政府就会出手。

  法国洛林大学政治学者玛丽亚·阿隆索指出,洪灾的警报级别从来没有高过2级,这就意味着未经地方政府授权,西班牙中央政府不得发放紧急资金和资源。自治区要获得军队支援,也必须向中央政府提出请求。阿隆索说:“这些步骤都使危机管理变得困难,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士兵们来得这么晚。”

  10月29日上午10时,西班牙国家气象局发布了最高等级的红色警报。但到了中午,巴伦西亚当地政府却一度声称风暴正在减弱。巴伦西亚紧急协调中心17时左右才召开会议。直到20时左右,巴伦西亚紧急协调中心才向民众发送洪灾预警短信。

  灾民表示,当发出警报时,洪水已经来了。“当他们告诉我洪水来了,一切都已经晚了。”

  阿隆索指出,导致种种混乱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巴伦西亚自治区主席马松来自右翼政党人民党,而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来自左翼政党工人社会党。目前左右翼阵营各自为政,形同两个“分裂的西班牙”。

  虚假安全感

  对气候问题存在误读

  气候学家弗里德里克·奧托分析认为,在一些北半球发达国家,气候问题长期以来被视为遥远而非迫切的威胁,这种对现实的误读助长了一种虚假的安全感。

  根据西班牙生态转型与人口挑战部的数据,此次洪灾发生前,该国约四分之三的国土已呈现普遍干旱或半干旱的状态,约20%的土地已经沙漠化,一旦遇到短时大暴雨极易形成洪流。

  2023年,为削减开支,巴伦西亚自治区主席马松解散了巴伦西亚紧急部队,这支部队的职责正是应对洪水等与自然灾害有关的紧急情况。

  而从气候科学角度而言,如此严重的洪灾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

  据路透社报道,冷热空气相遇形成的一种破坏性天气系统可能是引发洪灾的罪魁祸首。这种天气系统在西班牙名为“达纳”,是西班牙语中“高空孤立低气压”的首字母缩写。“达纳”风暴往往形成迅速,留给人类的预警时间较短,这些密集的雨云能够在同一地区停留较长时间,破坏力很大。

  国际科研机构世界天气归因联盟的一项新研究表明,气候变化直接加剧了过去20年最致命的气象灾害。例如,2007年热带气旋“锡德”在孟加拉国造成4000多人死亡,2008年热带气旋“纳尔吉斯”在缅甸造成138000多人死亡,2013年台风“海燕”在菲律宾造成7000多人死亡。该研究显示,自2004年以来,化石燃料燃烧引起的全球变暖已导致超过57万人死亡。

  这再次证明,气候变化不是一时一地的问题,而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

  (央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