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无锡市获批筹建江苏省人形机器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这是国内首个聚焦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需求的质量基础设施平台,将为人形机器人领域提供先进的计量检测技术支撑。
无锡把人形机器人列入重点发展的未来产业之一,从零部件链条扩展至全链是无锡发展的方向。近年来,不光优必选、安尼迈等头部机器人企业陆续落地无锡,滨湖、锡山、惠山等板块也相继以人形机器人产业园形式,招引集聚一批创新研究项目。
2024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开幕式上,来自无锡优必选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园的人形机器人为主持人递上了话筒,同一时间,人形机器人的顶流“天工”,也出现在了开幕式的外场。“天工”是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的全球首个纯电驱拟人奔跑全尺寸人形机器人,能以每小时6公里的速度稳定奔跑。奔跑,对机器人的关节要求极高,而“天工”的伺服关节供应商之一正是来自无锡锡山区的意优科技。
在江苏省最新发布的2025年省重大项目清单中,无锡有53个项目入列,其中重大产业项目44个。今年入选的重大产业项目中,也少不了人形机器人产业,如可年产生产控制器、各类机器人及人形机器人3万台的无锡仙工智能人形机器人项目。
人形机器人是一个高度复杂、集成的系统,产学研融合是人形机器人发展的大势。江南大学新成立了智能制造学院,并把这个全新的学院放在了全新建成、硬件一流的江南大学江阴霞客湾校区。“无锡在制造和传感产业上的优势为人形机器人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了沃土。”人形机器人“艾德”项目负责人、江南大学智能制造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秋菊告诉记者,去年9月,由江南大学智能制造学院研发、无锡本土产业链打造出的无锡首个轮腿式人形机器人“艾德”横空出世。它拥有五指灵巧手,双臂负载可达6公斤,传感器则成为它的“眼睛与耳朵”,是与外界交互的关键。张秋菊透露,力争今年上半年“艾德”推出一款可以用于生产应用的产品,目前已和威孚高科达成合作意向,将用于智慧物流中的柔性搬运,还将用于工业生产中的贴标、检查、装配、工具操作等。(孙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