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看无锡

​“藏地逆行彰义举”:

无锡蓝天救援队圆满完成救援任务

  “3名队员已完成日喀则救援任务,现请求归队,请指示。”“同志们辛苦了,欢迎回家。”1月14日,无锡蓝天救援队圆满完成赴西藏的紧急救援任务。西藏灾情发生以来,牵动着无数人的心。顺利完成任务后,3名蓝天救援队队员搭乘东方航空MU2826次航班顺利抵达无锡硕放机场。

  当日中午11点,20名队员代表早早等候在T2航站楼接机口,拉起了横幅——藏地逆行彰义举,欢迎归队续蓝魂。当张丽、王胜南、牛升文3名援藏队员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中时,蓝天救援队队长周立新激动地挥动双臂,向英雄们致敬。

  据悉,日喀则市定日县位于珠穆朗玛峰脚下,是世界著名的珠峰登山路线必经之地。这个地处高原的地区,空气稀薄、气候严寒,昼夜温差大,夜间的温度经常在-18℃,这一切都让高原救援任务充满了挑战。即便是常年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藏族群众,在这里也饱受高原反应的困扰。对于救援队队员而言,挑战从踏上西藏的那一刻起便开始了。

  张丽是队中唯一的女性队员,她回忆起这次救援任务时,依然感触颇深:“我们8日14时抵达拉萨贡嘎机场,次日凌晨抵达拉孜县。刚到高原,我们就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我以前多次坐火车进藏,但从未经历过高原飞行,海拔陡然升高对身体的考验更为严苛。”

  根据调度中心的指令,无锡蓝天救援队于1月9日凌晨抵达拉孜县。虽然距离震中区域尚有一段距离,但余震不断,形势依旧紧张。队员们稍作休整后迅速投入到紧急救援工作中。张丽回忆道:“这里的救援与以往灾区救援不同,因为高原缺氧和低温环境,所有操作都要放慢节奏,否则容易出现高原反应。”尽管心中焦急,但队员们深知只有控制节奏、科学应对,才能更有效地为灾区群众提供帮助。

  王胜南回忆第一天的任务时表示:“藏区的住宅以低矮的平房为主,村庄之间的距离较远,救援首日,我们就开车行驶了300多公里。”根据调度中心的指令,他们首先前往彭措林乡,实地探访其下辖的7个村庄,了解物资需求和受灾情况。当地很多房屋受损,急需救灾帐篷来安置灾民。得知该乡急需100顶帐篷,队员们立刻投入援建工作。连日的劳累和焦急的心情让队员们的高原反应加重。3位队员在当天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适,但为了不影响执行任务,他们仅在晚上休息时才进行吸氧治疗。第二天,尽管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他们依旧全力以赴,投入到物资搬运发放第一线,尽量让有需要的群众尽早拿到药品、米面等急需物资。

  当看到救援队员们干得热火朝天时,一位牧民从家里拿出仅有的几个土豆,物资极为紧张,这些土豆或许是他家唯一的食物来源,但他毫不犹豫地分给了队员们,嘱咐他们先吃饱,再去帮助其他灾区群众。另一位藏族群众也拿出水给队员们。张丽感慨道:“震区海拔高、气温低,水源很容易结冰,但藏族群众依然愿意把宝贵的水分给我们,待我们如同自家人一样。”

  据悉,当地已进入灾后重建阶段,藏族群众正逐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返程的前一晚,张丽、王胜南和牛升文在清点装备时,意外地发现行李箱里多了一沓厚厚的哈达。回想起这几天的经历,藏族群众送来的热土豆、水以及一声声温暖的“扎西德勒”依旧回荡在队员们的耳边。(陈怡迪/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