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意图

1982年的无锡,你和你们的身影

  锡山大桥远眺

  繁忙的古运河

  河埒公社远眺

  莫惠英和孙子

  20世纪70年代末,河埒大丁村开始有人家房屋翻建,镜头中的东丁十字路口几个工人直接在马路上拌水泥黄砂,用箩筐担了进屋施工。

  流动露天影院每晚都会到公社的不同村庄放映。天还没黑,老老少少就带上板凳排满现场。电影放完后,大家甚至要等到放映员拾掇完才走。

  大丁村小学(后来叫河埒中心小学)是民国时期由丁福联老先生在1927年筹建的。镜头里的孩子现在都已年过半百,而学校在上世纪90年代末已拆除。

  河埒公社会议室里,公社干部在调解群众矛盾,展现了当年基层干部的工作面貌。

  “小鱼池头”是大丁村的女人们洗衣洗物、孩子们玩耍嬉闹的首选地。池对面则是大丁村的小商店,店里集聚了最多的人气,承担了全村的商品流转。

  大丁村西丁队是专业桑蚕队,种桑采桑、养蚕结茧,是生产队和人们的重要工作。莫惠英等一批桑蚕能手,带领着大家发展蚕桑养殖。

  1982年,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无锡乡镇工业蓬勃发展,物质生活开始丰富,人民生活逐步改善,田野和乡间、身边和周边、生产和生活、容貌和笑脸都充溢着生活的美好和向上的精神。

  这一年9月,因着中国开放的步伐和外国人对中国的探寻,英国格拉纳达电视台来到无锡,以郊区河埒公社、旺庄公社为主要拍摄地,拍摄制作了上下集共100分钟的纪录片《中国人》。其中在河埒公社的拍摄,围绕着“农民外交家”莫惠英一家的生活、工作铺开,记录了河埒公社、大丁村各生产队(当年有东丁、西丁生产队和渔业二队)当年的风景风情、人物事物,反映了国门初开,在中国大地上种种新的变化。

  拍摄完成后,摄制组离开了无锡,片子在国内也始终未公开。经过莫惠英家人丁志新、丁晓圣父子多年持之不懈地努力寻找,在2024年的最后一个月,片源终于面世,让1982年的珍贵记忆在40多年后逐渐清晰。

  你还记得,1982年的自己吗?(丁涤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