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走进瑞扬家园小区,垃圾分类的新气象扑面而来。家庭厨余垃圾分出量从每日100公斤跃升至230公斤,这一切得益于因地制宜的措施。这一变化也是无锡市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提质增效试点工作的缩影。
“上班比较忙,一开始总赶不上扔垃圾的时间。”家住瑞扬家园的市民小陈表示,现在小区增加了误时投放流动收集车,扔垃圾方便多了,自己对垃圾分类的接受度也更高了,愿意主动参与。小区物业工作人员介绍,为了提升居民垃圾分类的参与度,小区还组织了“垃圾分类全民行动日”“跟着垃圾去旅行”等主题活动,带领居民亲身体验垃圾处理的每一个环节,并通过多次全覆盖式入户宣传,潜移默化地增强了居民的分类意识。如今,小区内不仅家庭厨余垃圾分出量增加了,散包垃圾落地问题也得到了有效改善,“小区的居住环境也更好了。”
不仅瑞扬家园,其他提质增效试点小区也都根据自身情况采取了不同措施。惠山区金岸世家小区结合居民日常生活动线和小区内散包垃圾落地情况,优化了点位布局,在出入口新增了垃圾分类投放房,方便居民投放。滨湖区金域蓝湾小区则探索上门收集模式,在楼栋新增分类垃圾桶,并安排人员定时上门收集。经开区信成花园三期小区在地下车库设置二分类垃圾桶,由分类指导员和志愿者定期进行桶边值守……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让垃圾分类变得更加便捷高效。
此外,新吴区太湖花园二期小区采用“以车代库”模式,联合专业回收公司每周六在小区内开展可回收物集中回收活动。锡山区玫瑰香堤小区推进“两桶一袋”回收模式,鼓励居民将其他垃圾、厨余垃圾投放至分类投放房,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则预约专业公司上门回收。
“为了保障垃圾分类顺利进行,2024年11月至12月,全市已分批组织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业务能力提升培训工作,实现了相关人员培训全覆盖。”无锡市城管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下一步,将总结试点工作中的典型案例和先进经验,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垃圾分类实招、硬招,同步结合垃圾投放不方便、小区散包垃圾多、地下车库撤桶难等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同时,开展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提质增效三年行动,2025年底前完成垃圾分类提质增效小区1000个,以点带面推动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高质量发展。(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