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电影票票根上的价格,与我实际支付的价格对不上?”“即便加上优惠券,价格还是比票根上的贵,这是为什么?”“春节很多店都加收服务费,电影院也是这样吗?”……春节档电影热潮尚未平息,网络上关于“票价不符”的话题愈发火热。不少观众反映,在购票平台上实际支付的费用与电影票面上的“票价”不符。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
实付票价与票根价格不一致
这个春节档,中国电影市场迎来了史诗级爆发,票房创下同期历史纪录。截至目前,无锡春节档电影票房已达9808.08万元(含服务费)。不少观众发现,购票时实际支付的费用与电影院打印出的票面价格不一致。例如,市民小米9日与朋友到无锡万达影城观看《哪吒之魔童闹海》,使用优惠券后3张票共支付了181.7元,每张票平均60.5元,而票面实际显示为46.9元。小米对此表示困惑:“支付的票价高了,票面价格又低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记者来到万象汇影城,购买了当天晚上6点的《唐探1900》电影票,选择尊享区5排12座的位置,原价80.9元,使用10元优惠券后为70.9元。然而,当记者打印电影票时,票面价格显示为67.79元。记者随后联系影城,工作人员解释说,票价包含三个部分:电影票面上的价格67.79元、美团平台的服务费5元以及影厅服务费8.11元,共计80.9元。影城负责人表示,根据票价不同,影城服务费也会有所差异,但不会超过总票价的15%。
记者走访无锡各大影城发现,每家影城的服务费各不相同,主要取决于影厅类型。普通厅的服务费较少,而IMAX巨幕厅、VIP厅等则相对较高。多家影城工作人员表示,服务费有上限,不能随意收取。
电影票价包含两项服务费
记者随后联系了淘票票购票平台,平台热线工作人员解释称,观众下单成功后会显示取票码,取票码下方有订单“结算明细”,点开后可查看票价具体收费组成。“一般观众只关注票根上的票价数字,不太注意下面的两项服务费价格。”影城工作人员说。
那么,为什么观众进电影院看电影时,影院还要收取两项服务费呢?对此,记者采访了无锡院线的相关负责人。他表示,目前一张电影票的价格由三部分组成:票价、服务费和影厅服务费。其中,票价的金额需上报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简称“电影专资办”),在完成电影专资与各项税费缴纳后,剩余部分被称为“净票房”,由片方、院线和影院按比例分账。服务费则归售票平台所有。最后一项影厅服务费是专门针对一些特殊影厅(如VIP厅、4D厅等)收费的。
美团、淘票票等平台的5元费用由三方分享:机具商2元、淘票票/美团服务费2元以及支持平台的系统商1元。“就像在专业数据平台上会显示两个票房数据——含服务费与不含服务费一样,影厅收取一定的影厅服务费是合规的。”无锡市电影放映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视野位置决定票价引发吐槽
上海市汇业(无锡)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华烨指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或使用的商品或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如果观众发现自己实付的价格与票根上的数字相差较大,可以在出票后咨询影院工作人员寻求解答。观众有知情权。”
此外,一张电影票的票价取决于观众的视野位置,这也引发了不少市民的吐槽。今年春节档的影片精选了六大强势IP,包括《哪吒之魔童闹海》《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等。这样强大的阵容让观众在选片时犹豫不决,但高昂的票价却让人倍感压力。记者发现,一般好位置的票价普遍达到60元以上,年初一高峰时段甚至出现了超过100元的电影票价。这让不少人感慨:车厘子和大草莓都得靠边站,电影才是更贵的“年货”。
(晚报记者 璎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