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晚报记者 陈钰洁)无锡是全国首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之一,市民对于海绵城市这个概念已不陌生,但说起它究竟是如何运作的,很多人仍是印象模糊。近期,在新吴区伯渎河水利枢纽南侧,一个总面积约12000平方米的海绵展示区引起了关注,这里展示了一套完整的海绵城市运行系统,揭开了城市海绵治理的神秘面纱。
在伯渎河海绵示范区,生态沟渠汇水、玻璃轻石过滤带、生态自然湿地、台地叠水等景观节点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让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还能深入了解海绵城市建设的奥秘。“我们常常在雨后来这里散步,一场暴雨倾盆而下,这里的道路和绿地都不会积水,很神奇。”正在散步的市民说,原来脚下的路面和绿地都藏着“海绵”的智慧,它们能够像海绵一样吸水、蓄水、渗水、净水。
沿着步道动线一路往里走,可以看到水流通过生态沟渠缓缓汇聚,经过玻璃轻石过滤带的层层过滤,变得逐渐清澈。紧接着,这些水流入生态自然湿地,湿地中的植物根系和土壤再次对其进行净化。最终,经过层层净化的水汇入伯渎河。
“自2024年项目完成以来,通过自然环境和海绵展示区的作用,周边农田的水质提升了80%。”新吴区建管中心项目负责人说,在伯渎河生态环境治理工程的南侧有25公顷农田,2021年雨季对农田内多条排水沟存水进行水质检测时,发现总磷、总氮、COD指标均超标。为削减农业面源污染,改造工程对农田现有排水渠进行重新梳理构建,带有农田面源污染的水经过这层层过滤实现了净化,净化后的水可供植物台地叠水湿地和海绵净化展示环使用。在海绵净化展示环中,可以看到水流在层层叠叠的植物和土壤介质中穿梭流淌,粗砂层、沸石层、生物质材料层、砾石排水层层次分明。
“这片展示区有效地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也成了周边居民亲近自然、了解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重要场所。”新吴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示范区内不仅设有景观游憩线路,还设置了海绵净化展示环、降雨模拟装置、阿基米德取水器等亲水互动设施,吸引更多市民来了解海绵城市。
伯渎河是无锡市境内重要河道,西连古运河,东至望虞河,具有保障区域水安全、净化水环境、提高水环境容量的重要作用。
据了解,围绕伯渎河和京杭大运河,新吴区形成了六个海绵城市建设重点片区,引领区域海绵城市建设。今年,这片海绵展示区还将与伯渎河东区以及梅村段实现贯通,一直延伸到梅里古镇,为更多市民带来生态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