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同事正在遭遇电信诈骗,人脸已经被‘识别’了……”近日,惠山公安分局惠山新城警务工作站接到一名女子报警后,警民联手,与犯罪嫌疑人展开时间“竞速”,最终将当事人卡内的3万余元存款全部保住。
报警女子姓张,是惠山区某幼儿园的一名老师。当天中午11时许,她在工作中注意到,保育员阿慧(化名)接了一个多小时的电话,行为显得有些异常。
正当张老师感到疑惑时,阿慧焦急地向她求助:“这个客服说我开通了会员关不掉,你来帮我听听看怎么办?”
张老师接过电话一听,立刻警觉起来,“对方自称是客服,但说话带有浓重的方言口音。”张老师回忆道,长时间的通话、要求“关闭会员”等情形,与民警此前入园进行反诈宣传时所讲的案例十分相似,她怀疑阿慧正陷入电信网络诈骗的陷阱。当她试图挂断电话时,却发现阿慧的手机已被远程控制,于是立即报警求助。
接到报警后,值班民警周科亮迅速赶到现场,并及时采取了有效措施。最终,阿慧提供给嫌疑人的4个银行账户中的3万余元资金得以全部保住。
经过进一步的反诈宣传,阿慧意识到自己被骗了,并讲述了自己上当受骗的经过。
当天上午10点左右,阿慧接到了一个陌生来电,电话中的男子自称是“抖音客服”,通知她成功开通了抖音直播会员服务,每月将扣费800元,加上其他配套服务,一年将扣费2万余元。阿慧表示自己并未开通此类服务,准备不予理会。然而,对方准确报出了她的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并提醒她可能是平时刷抖音时误操作所致。阿慧信以为真,在对方的指引下下载了指定的App、开启了屏幕共享、提供了银行账户、并接受了人脸识别验证……直到张老师及时识破骗局,才中断了嫌疑人对她的进一步“操控”。
鉴于张老师及时识破电信网络诈骗骗术并报警,有效避免他人的财产损失,目前,警方正在为其申请见义勇为专项奖励。
民警提醒广大市民,如接到自称客服人员电话,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轻信对方所说的“影响征信”“帮助关闭服务”“退款”等话术,更不要向对方提供银行账号、验证码等信息。如对方要求添加私人社交账号或至各类视频会议软件进行共享屏幕等操作,一定要果断拒绝。
(刘娟/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