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进入雨水节气,全市小麦陆续进入返青起身期,油菜也迎来蕾薹期,正是抓好春季高效田间管理、启动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也是夺取夏粮丰收、奠定全年丰收的重要窗口期。2月21日一早,全市春季农业生产管理及春耕备耕现场观摩培训会在锡山区太湖水稻示范园内举行,业内权威小麦栽培专家现场把脉问诊苗情问题,近百名种田大户、基层农技人员现场互动交流学习。当天,相关专家还分别就小麦田间管理、稻麦田草害绿色防控技术等进行专题授课,助力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种粮大户提升田管技术水平。
太湖水稻示范园的扬麦34高产攻关田里,碧绿的麦苗壮实挺拔,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组长郭文善教授走进田间,蹲下身子,拔出一棵麦苗,从根系到叶尖,认真诊断苗情。“这块田是去年11月14日播种的,整体来看群体苗数充足,个体也比较健壮。”郭教授说道,“不过,这一季小麦要想丰收,还要闯过冻害关、倒伏关、病虫草害关、干热风关、烂场雨关‘五关’。尤其当前,要特别防范‘倒春寒’天气引发的冻害”……种田大户和农技员们围在郭教授身边,听得聚精会神,不时点头记录。
“去年我家小麦烘干后亩产量在700多斤,希望今年亩产能增至800斤左右。请问拔节孕穗肥怎么施效果最好?”安镇种粮大户汪朝晖带着满心期待,向郭教授请教。“可以先撒复合肥,尿素先别急着撒,田里基肥还在发挥作用,复合肥每亩撒二三十斤就行……”郭教授细致入微的指导让汪朝晖增产的信心倍增。
无锡市农技推广中心坚持试验示范推广的程序,今年在无锡太湖水稻示范园开展了2种麦田除草药剂及喷施方式交叉对比筛选试验,小麦播期与播量方式交叉对比试验,后期还将进行赤霉病防控药剂试验,为全市夏熟作物生产技术指导提供科学依据。“目前,园区近1000亩麦田长势良好。针对前期干旱和近期强降温极端低温天气,我们依据苗情,对易受冻害的小麦田酌情灌水,降低冻害风险;对过晚麦、受冻麦等则趁墒施肥,促进苗情转化。”太湖水稻示范园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蒋珑介绍说,水稻备耕工作立足早准备,肥料、种子等物资将陆续到位,工作人员也将趁着晴好天气制备秧土,为育秧做足准备。
无锡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李育娟表示,今年夏熟作物受播期晚、播后降雨少、病虫草害和后期天气存在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稳产夺丰收任务艰巨。为此,各地农技员将深入田间,强化苗情、肥情和病虫草情监测,分类指导农户做好清沟理墒、化除控草害、病虫害防控工作及施好小麦拔节孕穗肥。(潘凡/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