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看无锡

36名孩子顺利融入“新家庭”

这个爱心开放日见证孤残儿童的幸福时光

  2月22日是无锡市儿童福利院的“友好家园开放日”,这也是今年春节过后第一个开放日。这个开放日与往常有一些不同,因为春节前院内刚来了36名江阴、宜兴的孤儿,福利院大家庭扩容了。孩子们生活得好不好、适应不适应、有什么需要?这也是许多爱心人士关心的焦点。

  当天一早,不少爱心家庭都带着送给孩子们的玩具、书包、食物等礼物来到院内。来自钱桥洋溪社区的志愿团队、物业公司则带着品质上乘的大米和食用油过来。西溪青年志愿服务队的吴厚有介绍,院内有不少脑瘫的孩子,软糯的米粥更适合他们,特意采购了优质大米带来。他们参观了孩子们的学习、康复区域,发现孩子的生活环境相当不错,连连点赞。院内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每个月下旬的第一个周六都会有“友好家园开放日”活动,一般是80个名额,但这次报名的人特别多,很多都是团体报名,来的人比往常多一些。

  中午时分,吉祥树大楼的“类家庭”里,市民沈师傅正在掌勺,椒盐排骨、大煮干丝等一系列菜肴,让进门的阿志连呼“好香”。阿志今年1月底刚刚从江阴转来无锡读小学。他连说自己英语不太好,要迎头赶上。在他的小房间里,小书桌、小台灯配套完善。

  “明天如果天气好,想带他们去鼋头渚玩。”沈师傅表示,除安排另一个文静的“儿子”和阿志同住一个房间外,他们还了解到孩子的口味,做一些他爱吃的菜肴。开学后,每天早上7点多,沈师傅就送阿志去上学,晚上再把孩子接回来。刚来不肯喊人的阿志,现在见到沈师傅就会亲切地喊他“爸爸”。

  另一位从江阴来的阿榕,是个12岁男孩,住在隔壁另一个“类家庭”里。他说,无锡这边的环境很好,有篮球场、大院子。这个大男孩一直期待拥有一个自己的家,有自己的“爸爸妈妈”。在无锡市儿童福利院里,他和另外几个小朋友和一对爱心夫妇组成了一个新家。“过年的时候,我第一次拿到了50元压岁钱。”阿榕表示,这是他以前从没有过的经历。他也很想江阴的朋友和阿姨们,会给他们写信。为了缓解这些新来孩子的思乡之情,江阴和宜兴的照护者也来到新院看望孩子,和无锡的工作人员交流孩子们的个性,让他们更快适应新环境。

  据了解,为了推进儿童福利机构优化发展,充分发挥市儿童福利院硬件和服务的优势,今年1月23日,江阴、宜兴两地福利机构的36名孤残儿童转到无锡生活,和院内孩子组成了一个更大的幸福家庭。三地保持紧密联系,持续关注儿童的身心情况,确保对接收儿童“一人一案”及时跟进,做好心理疏导等工作,2月22日,正值移交满月,孩子们适应情况让人欣喜。

  (晚报记者 黄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