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聚焦全国两会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大会发言人娄勤俭答中外记者问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今日上午开幕,会期7天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4日中午举行新闻发布会,大会发言人娄勤俭就会议议程和人大有关工作回答了中外记者提问。

  娄勤俭介绍,本次大会5日上午开幕,11日下午闭幕,会期7天。大会议程共有7项,包括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等6个报告,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修正草案)》的议案。大会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全部就绪。

  娄勤俭说,会议期间将举行3场记者会,并安排“代表通道”“部长通道”等。会议采访以现场方式为主,综合采用多种方式进行。

  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民营经济伴随改革开放伟大历程蓬勃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娄勤俭介绍,去年12月,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上个月又进行了再次审议。一审后,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全国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常委会有关工作委员会还通过座谈、调研等方式,听取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各方面意见。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娄勤俭表示,草案第一次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两个健康”写入法律,把党中央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举措上升为法律规范,对于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常委会继续审议情况和各方面的意见建议,认真做好草案修改完善工作,推动法律尽快出台。”娄勤俭说。

  希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针对备受关注的中美经贸关系,娄勤俭说,两国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建交46年来,中美贸易额增长了200多倍,双向投资存量约2500亿美元,不仅为各自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也有力促进了全球经济发展。

  娄勤俭表示,美方单边加征关税的做法,违反世贸组织规则,干扰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希望美方与中方相向而行,通过平等磋商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娄勤俭表示,中方愿意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对等互惠的基础上,同美方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各自关切,但绝不接受施压和威胁,将坚决维护好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希望美方同中方一道,共同落实两国元首重要共识,回到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的轨道上来。”娄勤俭说,中国全国人大愿继续通过立法机构交流渠道,增进中美两国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助力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对中国经济前景充满信心

  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广受关注。过去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保持战略定力,顶住压力,克服困难,全年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30万亿元、实现5%增长,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当前,受世界经济政治不确定性上升、国内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中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但我们更要看到,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娄勤俭说。

  “中国经济从来都是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历经考验中壮大。我们对中国经济的前景充满信心。”娄勤俭说。

  推动中欧关系向好、向前发展

  2025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娄勤俭说,中方高度重视对欧关系,50年来的事实一再证明,中欧没有根本利害冲突,也没有地缘政治矛盾,是相互成就的伙伴。

  “中欧关系不针对、不依附、也不受制于第三方。”他说,“发展中欧关系,关键是要充满信心,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他表示,中方愿同欧方一道,落实好双方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加强包括立法机构交往在内的各领域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推动中欧关系向好、向前发展,为世界提供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依法加强政府债务管理情况监督

  2024年11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决定,批准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

  娄勤俭介绍,截至去年底,2024年2万亿元置换债券额度已全部发行完毕,大部分地区已完成置换。2025年2万亿元置换债券发行相关工作已经启动。这有效防范化解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有力保障了地方财政平稳运行,支持推动了高质量发展。

  中国国防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国防预算是中国国家总体预算的一部分。娄勤俭介绍说,中国国防费从2016年起连续9年保持个位数增长,国防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多年维持在1.5%以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娄勤俭表示,和平是需要实力来守护的。一个拥有强大国防的中国,才能更好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更好履行大国国际责任义务、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重大国家战略。娄勤俭表示,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全力支持香港、澳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大湾区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机制“软联通”、粤港澳居民“心联通”不断提升。

  娄勤俭介绍,从经济情况看,5年多来,大湾区经济总量上升至超14万亿元。从要素流动看,粤港澳三地货物、资金、人员流动更便捷,“1小时生活圈”从发展愿景成为生活现实。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