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二泉月·文学

玉兰花又开了

  | 叶晨曦 文 |

  说是春日,却依然是冬。寒冷依旧彻骨,虽然我们这座小城,是很难见雪的,但若是下一场雪,也不会意外。不知道是春节来得太早还是冬天走得略晚,这冬迟迟留恋。不愿放下的记忆,让这个冬季显得特别寒冷。

  冷了,累了,倦了……我穿梭在小城中,匆匆忙忙。那条熟悉的柏油路,在我工作后的十余年,来来往往,承载了我多少的欢喜和悲伤,可我不曾留心。突然一眼,路中间的一棵玉兰花含苞待放了,就好似在冬天这只难以挣脱的牢笼里挤开了一丝缝隙,让我看到了外面的阳光,春天的希望。

  仔细想来,它曾经无数次给我惊喜,让我在黑暗中看到光亮。

  曾经多少年,多少次,我也似这般走在寒冷的冬季里,走在这条路上。初春依然是冬日的寒冷,很多树木都还光秃秃的,一场雨过后,一朵朵白色或紫色的花突然间就绽放满树。我眼前一亮,好像那浑身缩在牢笼的骨头终见天日,我可以舒展双臂,伸手拥抱春天的希望了。玉兰花,它常是开在寒冬的尽头,开在雨后初晴的早晨。

  那年那个时候,刚得知奶奶身体状况,我突然意识到,那个陪伴了我几十年的奶奶快要离我而去了,我的世界更加灰蒙蒙一片。那一个下午,我走在这条路上,看到满路的玉兰花开,绽放得如此热烈,我抬头看了看这个阳光明媚的天空,呼吸了一口这个空气,内心的窒息似乎才得以缓解。

  多年以前,也是一个迷茫的日子里,我在溪水畔小坐,边上便是一白一紫两棵玉兰花开,丝丝愉悦,入我心。

  它们的名字,叫玉兰。美石为玉,君子如玉;品行高雅为兰,超然脱俗为兰。它是玉,又是兰。

  玉兰四色,白、黄、淡紫、紫红。而我多见白色和紫色,白色的是屈原《离骚》中的木兰,紫色的是王安石《乌塘》里的辛夷。我不曾见过屈原,不曾见过王安石,却和他们一样喜爱着玉兰,是跨越千年的有幸还是一脉相承的缘分?我站在玉兰之下,他们留在玉兰诗里,就这样相对无言,久久之后,我找到了我苦苦追寻的答案。

  既见第一棵玉兰花开,既求不得它花开不谢,这一次,我便好好珍惜它的花季吧!于是接下来的每一天,我走在这条路上,对它们多留意了几分。很快,第二棵、第三棵玉兰花也渐渐开放。我沉浸在玉兰花中,这一段连续皆是白色的玉兰花,那一段紫色居多,还有一段路两色间隔。

  那连片的白花侵袭了我的眼,仙仙欲脱离红尘俗世,让我忘却这是红尘,抛却这俗世中的烦忧。绽放的花瓣缓缓展开它优雅的身姿,像是天女在翩然起舞,落到了人间,依然不染尘埃。舞姿定格,无需绿叶点缀,它便是最明亮美丽的花仙子。一片一片,纯洁无瑕;一朵一朵,端庄文雅。又像是一个古典女子,款款地从屏风后面走来,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只谈一个“雅”字,便已是动人心魂。

  比起白花的脱俗,紫花却略显妖娆。淡紫色尚有清嫩,紫红色的更是妩媚。不管是淡紫色还是紫红色,都是那么妖艳诱人。那一盏盏绽放的花朵,是舞女们飞旋的披帛,眼未花,心已缭乱。说是妖娆妩媚,却也不失优雅。那是它们刻在骨子里的优雅,哪怕深陷泥尘,亦未曾失去。

  多想有一片玉兰花林啊,那我便可真的沉浸在玉兰花中了。不见泥尘,忘却烦忧,只和玉兰为伴,与清风为伍。风轻轻吹过,花香沁骨。花瓣飘落,一片两片,片片是花,片片随风,片片是我的心事将将记下,待来日,慢慢拾起,慢慢放下。闲来卧花下,饮一口玉兰花酒,我成了风,自由随性,我亦成了花,香传千里。

  这红尘俗世,几见悲欢,几见离合。玉兰花又开了,春又至了。它迎我入春,解我愁绪,哪怕花开终究会花谢,花香散去,却早已不知不觉潜入了人心。为玉,为兰,为君子,为女子,皆是玉兰花。它是玉兰花,浸染在了我的骨血里。今生来世,我见玉兰花开,当如玉兰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