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曲日辰 文 |
十多年前,我从学校毕业踏上社会,在银行做柜员。整天和钱打交道,披星戴月,晚上回到家只剩疲惫,今天和昨天相似,明天和今天雷同。放眼望去,大部分活着的人都是如此。难道说我就是这样,那生命的意义在哪里?我痛苦地寻找着。
一次偶然,我邂逅了一种叫“盘纸”的手工,星星点点的夜晚,我不再追剧。用特殊的工具将细长的纸条进行卷捏,做成一个个形状各异的零件,拼贴成一幅幅工艺品,既有绘画的色彩能力,又有雕塑的空间效果。那是记忆中的手工,上幼儿园时的某个午后,也是这样卷圈圈。时隔多年,印象依然深刻,除了深深的喜爱,还有当年未完成的遗憾。再次相遇,是上天的安排,也是前世的相欠。我从网上买来各种型号的纸条和底稿,在网络视频欠发达的情况下自行摸索。每一个成品完工,我都会兴奋和愉悦。在紧张的工作和乏味的生活中,这是慰藉心灵的良药。
2017年发生了几件改变我人生轨迹的事情。我在北京总行举办的庆祝“三八”节的才艺秀中赢得了一等奖,更多的领导和同事知道了我会这门手艺。半个月后,法国的前总理拉法兰先生来南京访问,到我们省行参观。我制作的中国传统戏剧《花旦》作为行礼,由我本人亲自送给拉法兰先生。我极尽殊荣,单位以此为契机,创建了以我的名字命名的职工创新工作室,希望工作室能助力企业发展,服务社会,回馈地方。那段时间,我从默默无闻的小柜员跻身为聚光灯下的“红人”,一个广袤的世界被打开了。在舞台中央,我是跃动的天使,飞向那最美的无限可能,冥冥之中,似乎找回了自己。我渴望舞台中央的聚焦,可哪有永不落幕的舞台,我开始失眠。
难眠的夜,我打开台灯,拿出工具,画草图,用纸条凹出各种造型,把线条拼接捋直贴到画面上,心中没有任何杂念。在书房里放满了一幅又一幅手工艺品后,我完成了自我的救赎,我是幸运的,见到了烟花最绚烂的时刻。
在制作过程中,我渐渐地感觉到现有的美术知识无法让我继续进步,时常遇到的瓶颈迫使我创新。我报了辅导班学习画画,三年后,我再看网上的一些材料包,能提出一些不同的观点。
我加入了以教育为主界别的民主党派,开启了社会服务的道路。我根据不同的客户群体设计美图,搭配纸条和工具,力求在1小时内完成作品。第一次走进残疾人之家记忆犹新,大家安静地坐在课堂里,我在讲台上讲得声情并茂,残友却一脸茫然地看着我,是不是讲得太深奥了?一位残友指着耳朵摇了摇手,原来是他们耳聋听不见声音。我省去了讲解环节,拿出放大的工具和纸条,直接做演示。残友们的动手能力很强,一堂课结束,都很好地完成了作品。
有一年暑假去警营的“工娃小家”授课,教1—3年级的小朋友。现场挺热闹,小朋友们很活泼很可爱,我提前设计好的40分钟课程,却足足上了两个小时,小朋友需要连哄带骗,跟成年人完全不同。之后我又来到了一所小学授课,带着之前的经验教训,上课前我找到了班长,花一两分钟提前教会了她。上课的时候,我教了大家一遍,然后让动手做。班长又指导了每一桌的组长,就这样以传帮带的形式,全班同学都完成了。下课铃声响了,我和同学们告别后轻松且愉快地离开了校园。
这些年,我一直在这条道路上行走与深造,希望能在年幼的孩子们心中播下种子,能让身陷残疾的人多学会一项技能,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今,我有幸成为无锡金融美协的一员,通过与艺术家们的交流,对中国绘画、书法的学习,我对盘纸艺术有了更深更新的认识。盘纸属工艺美术纸艺品大类,其本质在审美,其源头在生活,与美术近、与实用远,具物质与精神双重属性。因其造型优美、色彩丰富、制作考究、题材广泛、宜放宜存,有大批拥趸。最近我不断探索艺术与无锡当地文化交融、盘纸与传统习俗嵌合之路,并大胆制作了锡剧《珍珠塔》盘纸,入选本市首届民间工艺美术奖展览。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艺术的道路上须汲取民间艺术的活源之水,在格调上须效仿中国艺术的气韵之魂,在手法上须创新纸品艺术的制作之用。“艺遥求则达,力艰恒可圆”,2025年艺术之门已敞开,2025年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