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底格里斯河畔的薄雾,住在伊拉克南部米桑省哈法亚油田附近的村民海德像往常一样来到厨房。他轻轻转动燃气灶旋钮,蓝色火焰“噗”地一声窜起。“这蓝色的火焰,就像阿拉丁神灯里的精灵,给我们带来了希望。”他一边煮茶一边说,“现在做饭方便多了,夏天也不用担心停电。”
由中企投建的哈法亚天然气处理厂,正在悄然改变着千千万万个像海德这样普通伊拉克人的生活,也帮助伊拉克破解能源困局。
伊拉克虽然油气资源丰富,但石油炼化和天然气处理能力较弱,造成战后“气荒”和“电荒”困境,长期依赖从伊朗进口天然气和电力。随着美国今年3月终止伊拉克进口伊朗电力的制裁豁免,并施压要求其停止进口伊朗天然气,能源自主已成为关乎伊拉克经济民生的紧迫课题。
哈法亚天然气处理厂的投产恰逢其时。由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承建的这座天然气处理厂去年6月正式投产,是伊拉克首个成规模的油气联动项目。该天然气处理厂每年可处理约30亿立方米的油田伴生气,向下游电站供应约22.5亿立方米商品天然气,实现50亿千瓦时的发电量,可满足当地400万户家庭用电,有效缓解当地的电力短缺。该处理厂每年还可生产近86万吨液化石油气,通过罐车直接供应米桑省及周边地区,有效改善当地民生。同时,工厂每年还产出约90万吨轻质原油以及1.5万吨工业级硫磺,大幅提高整体社会经济效益。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东地区公司总经理蒋峰表示,哈法亚天然气处理厂的建设采用了大量世界一流的中国技术和产品。“我们不仅带来了技术,更带来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夜幕降临,哈法亚天然气处理厂的灯光与远处村庄的万家灯火交相辉映。这座工厂,正在为伊拉克的能源自主与绿色发展增强“底气”。(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