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看无锡

谷雨采茶忙,干旱延长采摘期

  采茶工在锡山区锡北镇斗山村一处茶场采茶。(还月亮 摄)

  本报讯 谷雨时节,本该迎来春茶采摘尾声的茶园,依旧是一派繁忙景象。在滨湖区荣巷街道一处茶园里,戴着遮阳帽的采茶工们穿梭在茶树间,指尖翻飞,将鲜嫩的茶芽收入竹篓,与去年此时已结束采摘的光景形成鲜明对比。

  今年春茶采摘期的延长,源于前期偏低的气温,使得大部分茶树品种发芽迟缓,而最关键的原因是今年春季以来少有的干旱天气,双重“考验”让茶叶产量有所降低。为弥补产量缺口,许多茶场不得不延长采摘期。面对干旱,一些具备条件的茶场积极应对,打破往年春茶采摘期不额外浇水的惯例,增加了一到两次浇水作业,为茶树“解渴”。

  位于马山的时茗园,谷雨当天是今年春茶季采摘的最后一天,比去年延长了10天左右。江苏省茶叶研究所在市区和宜兴的茶叶基地则计划延期到4月25日结束采摘,去年是在4月20日左右结束的。“种植面积较大的宜兴种、有性福鼎等老品种茶树受影响尤为明显,此前忽高忽低的气温也给茶树生长增添了不稳定因素,但干旱无疑是最大‘绊脚石’。”江苏省茶叶研究所负责人徐德良表示,茶树在干旱条件下,出于生理本能,会将光合作用产生的糖转化为儿茶素黄酮类等抗辐射、抗高温物质,同时减少水分蒸腾,这就导致茶叶中多酚含量大幅升高,虽然对人体保健有益,但茶叶浓度增加、涩味加重,影响适口性。

  在采摘效率和成本上,宜兴茶果站站长徐建陶介绍,目前平均每个采茶工一天能采30斤左右鲜茶。因雨水少,鲜茶水分含量较低,4斤鲜茶就能产出1斤茶叶,略优于往年4斤5两左右鲜茶产1斤茶叶的产出比例。多数茶场按照一亩半茶田配备一个采茶工的标准用工,七成采茶工来自安徽、河南和江苏等地,采茶工每天的工资在150到180元。

  尽管气候带来挑战,但茶叶销售情况整体平稳,多数茶企的销售额与往年基本持平。目前市场上以“口粮茶”为销售主力,每斤价格在150元至200元。部分勇于创新的茶企则实现销售稳中有升。江苏省茶叶研究所依托江苏最大茶树种质资源圃的品种资源和研发优势,销量同比增长了22%,其推出的酚氨茶、高酚茶、灵芝茶等创新茶品,既保留了茶叶的健康属性,又契合了年轻人的口味和现代人对健康的追求。时茗园今年的茶叶销售也略有增长,其红茶工艺稳定提升,特别是无锡毫茶创制“冷后浑”红茶工艺,使得口感更甜;去年新推出的太湖藤茶市场销量也增长迅速。(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