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今要闻

4月我市6项气象数据破纪录

昨人工增雨为农田“解渴”

  进入5月以来,天气一直很给力,从劳动节到青年节,每天都是阳光明媚。假期最后一天,我们在雨水和气温“跳水”中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立夏。这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也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今明天气转好

  周四再迎降雨

  回顾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每天都是晴好模式。假期前半段气温偏高,2日的最高气温达到31.4℃,3日开始气温逐日下降,但太阳一晒,市民游客们还是选择短衫短裙上阵。假期最后一天,锡城迎来了一波久违的降水,全市普降中到大雨,下午雨止转阴到多云。受雨水和冷空气打压,温度“一落千丈”,降至近一个月以来最低,午后最高温度仅20.6℃。不少市民表示,自己又把刚刚收好的外套翻了出来。

  今明两天锡城天气转好,最高气温在27℃~28℃之间,最低气温保持在15℃左右。本周四起至周末,我市还有一次降雨天气过程,届时气温将再次下降。

  4月锡城气象

  刷新六项纪录

  4月,“温暖”和“少雨”无疑是关键词。记者从市气象台获悉,锡城4月的月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气温日较差、日照时数均为历史同期最高或最多,月降水量和雨日均为历史同期最少,也就是说,4月的锡城有6项数据同时刷新了纪录。具体来看,4月平均气温19.8℃,比常年同期偏高3.8℃;气温日较差12.5℃,比常年同期偏大3.2℃;4月降水量10.4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74.1毫米,≥0.1毫米的雨日3天,常年是10.5天;月日照时数231.5小时,比常年同期偏多60.5小时。

  气象部门人士表示,今年以来,我市降水较常年偏少7成左右,为无锡地区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最少。受其影响,从今年年初开始,无锡气象干旱露头并持续发展,4月20日起达到特旱等级,对农业等行业造成了较为严重影响,10厘米土壤相对湿度小于60%的区域面积进一步扩大,部分地区不足40%。尤其是无锡北部和江阴自3月下旬以来持续无有效降水,加之气温偏高明显,旱情不断发展,可能降低小麦穗粒数和千粒重,影响最终产量形成。从目前预测来看,预计5月全市气温偏高2℃~3℃,降水偏少2~3成。

  为有效缓解旱情,昨天凌晨,市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人队伍共发射人工增雨火箭弹12枚。气象部门人士表示,人工增雨并不是人工降雨,人工增雨可以适当提高降水效率。数据显示,本次人工增雨作业后,无锡市区累计降水量超过10毫米,最大降水量21.9毫米,平均降雨量多于周边地区,增雨效果明显,有效缓解了旱情,降低了旱情等级。“根据预测,5月还有3次降水天气过程,我们会紧抓作业时机,及时充分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相关人士说。

  立夏节气已至

  夏天还有多远

  昨天正式进入立夏时节。从今年的入夏进程看,我国夏季最北已经抵达河北南部,明显快于常年,和无锡同为长江流域的杭州也已在昨天官宣入夏。那么,无锡何时会入夏?

  当连续五天的滑动平均气温大于或等于22℃,就达到了气象学意义上入夏的标准。记者从市气象台了解到,本来锡城有望在“五一”期间入夏,但前三天的实际气温比预测温度更低,再加上昨天我市温度大幅回落,使得滑动均温有所下降,暂时不符合入夏标准,入夏时间还得往后延一延。据统计,无锡大多数年份入夏要到小满或芒种节气,但记者查询发现,从2022年以来,我市连续三年入夏时间均在立夏节气期间,由此可见,锡城的夏天来得越来越早了。

  气象部门建议,立夏时节,空气中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增多,此时养生要注重防暑、养心、护脾胃,同时注意防范过敏问题。在日常饮食方面,可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果蔬,增强免疫力、减轻过敏反应,忌辛辣油腻,以免加重体内湿热。立夏时节适当运动可以促进气血循环,推荐清晨或傍晚散步、瑜伽,但要避免过度出汗,并及时补充水分。(吴雨琪/文 张嘉硕/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