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看无锡

00后大熊猫“奶妈”的别样母亲节

  从成都大熊猫基地用“果赖”召唤“花花”的谭爷爷,到北京动物园用“发箍识别术”走红的奶爸,再到天天与“奇三妹”斗智斗勇的外公……近来,一群用爱守护国宝的饲养员频频破圈。而在母亲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无锡动物园00后“奶妈”张瑜玥正以另类方式出圈——这位刚毕业的姑娘左手电子秤分析“青团”,右手砍刀劈竹竿,她正在用行动诠释什么叫“为国宝当妈”。

  一大早,张瑜玥已化身“熊猫馆清道夫”:将剩余的竹子、竹竿分类打包完成垃圾分类,接着用水枪冲洗地面并仔细拖干。随后,她左手握着粪铲,右手拿着电子秤,将满地“青团”(熊猫粪便)集中摆放进桶里后开启“侦探模式”。“每天都要详细记录粪便的重量、形状、颜色等细节,根据这些状况及时调整辅食配比。”她边记录边向记者介绍,语气像极了分析孩子辅食的资深母亲。

  处理完这项特殊“工作”,张瑜玥又迅速变身“中华小当家”。面粉、玉米粉、钙粉在她手中巧妙调配,揉出的窝窝头比考研笔记还讲究配方。“虽然竹子是大熊猫的主食,但为了补充植物性蛋白,窝窝头也是它们食谱里的‘常客’,每天都要根据每只熊猫的个体情况定量供应。”最耗费体力的环节当数“劈竹竿大战”。几十斤的竹竿在她的砍刀下,被劈成便于大熊猫啃食、消化的形状。处理完鲜嫩竹竿后,她还会将其与新鲜竹叶、各类辅食一起,藏在运动场的各个角落,最大程度模拟野外“觅食”场景。

  去年此时,张瑜玥还在担任黑猩猩“糖豆”的“奶妈”。她本身没有任何带娃经验,但她从小就热爱小动物,这项工作对她很有挑战性。“半夜起来给糖豆喂奶,经常会被糖豆尿到衣服上。”这段“猩生初体验”不仅让她登上央视,也让她成了动物园的“带娃顶流”。转岗到熊猫组后,挑战进一步升级。为了学艺,她专程飞赴重庆动物园“进修”。

  为了让大熊猫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张瑜玥和团队绞尽脑汁设计各种“小心机”:给竹筒打洞藏食物、制作“竹笋蛋糕”、打造大熊猫的专属玩具……“它们应该保有野性和好奇心,就像每个孩子该有的样子。”张瑜玥表示,这些“丰容”活动能最大程度减少圈养带来的焦虑,让大熊猫保持自然天性。

  张瑜玥坦言,这是一份辛苦却幸福感极高的工作,生活中的绝大部分乐趣都来自大熊猫。她们用竹子、窝窝头和永不缺席的关怀,告诉世界:母亲节不只属于人类母亲,更属于所有用生命守护生命的“另类妈妈”。

  (璎珞/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