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025无锡“青见滨湖”研学暨青年工程师实训周圆满收官。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等30所国内外高校的100名青年学子,在真实的岗位环境中感受无锡产业的温度和城市的诚意。许多人带着期待而来,也带着“offer的种子”离开。
“与其隔着屏幕看,不如亲自来一趟。”中北大学电子科技学院研究生李泽滨直言,来滨湖之前,他已与北微传感完成两轮线上面试,而此次实地考察,成为他“心里落锚”的关键一步。在企业参访过程中,他与未来可能的直属上司面对面交流了研发岗位、技术方向及管理理念。“比起网上零散的信息,走进车间、对话工程师,更能感受到这家企业是不是‘对味’。”作为MEMS方向的应届生,他感慨道,“无锡在IC设计和封装领域产业集中,专业高度契合,即便暂时没能留在这里,我也会持续朝这个方向发展。”
无锡产业的契合度并非李泽滨一人的感受。“我是带着目标来的,也确实准备好了简历。”来自安徽理工大学的胡海涛,所学专业为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在参加“青见滨湖”实训周前就提前研究了企业名单。“一看到江苏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在名单上,我立马就准备了简历。”
实训当天,他如愿进入该院参与项目对接。为期两天的安排中,学生们不仅了解了企业当前的隧道设计项目,还由各方向的资深工程师详细讲解施工流程、图纸细节与工程系统。“比起以往的企业开放日走马观花,这次是第一次真正参与到项目内部,学到的东西特别扎实。”
为了让青年“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滨湖区在此次活动中同步展现了“政策+服务”的多重诚意。根据“青睐湖湾”系列青年人才引育政策,落户滨湖的高校毕业生可享受最高10万元生活补贴、15万元安家补贴、30万元购房补贴,并可申请“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
“到处绿意盎然,就像生活在一个花园里。”来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科普设计专业的陈晓珑笑称,“原本关注的是上海、南京,没想到无锡的引才政策也这么好,真是一个‘宝藏城市’。”
与此同时,实训周还设置了青年人才专场招聘会,组织企业现场“摆摊”,学生“带简历”,实现岗位与人才的精准匹配。据统计,已有近50位学生与企业达成初步接洽意向。
滨湖对青年人才的吸引力,不仅体现在产业和平台,更在于实实在在的政策保障与城市温度。“要吸引青年,第一步就是让他们知道这里。”无锡市滨湖区委组织部(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青见滨湖”研学活动在带学生“深度感知城市脉动、尽兴体验山水魅力”的基础上,升级为2.0版本,新增了企业实训环节,最大的亮点是企业主动参与“反向选才”。“我们提前让企业了解学生简历,根据岗位需求精准邀约意向对象。学生一到滨湖就能直通企业现场实训。”她介绍,不少学生在实训期间就与企业达成初步就业意向,签约转化率明显提升。
据悉,“青见滨湖”品牌自2024年启动以来,已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开通“十城百校”揽青专线,累计邀请全球413名高校学子走进滨湖。(晚报记者 陈怡迪/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