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无锡的夜市格外火热,有人间烟火代表的后宅夜市,也有“氛围感的神”的近湖路夜市,还有一些散落在街头巷尾的小“夜市”。有的人对这些夜市追捧不已,有的人却希望“有人管管”,如何平衡这种活力与秩序,是城市管理中的又一课题。连日来,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
现场
后宅夜市:居民身边的“深夜食堂”
随着夜幕渐渐降临,位于鸿山商场前的广场逐渐热闹了起来,小摊上的灶火闪烁,上方飘起烟气,阵阵食物的香气在周围弥漫。在这处被称为“后宅夜市”的地方,烧烤、麻辣烫、卤味以及各式现炒现卖的美食,让这里成为附近人的“深夜食堂”。还有不少人驱车十几公里而来,就为感受这烟火味道。
“经常来,有时间就过来搞几串。”在烤鱿鱼的摊位前,一名食客告诉记者,他是附近的居民,晚饭后散步到此处,就想来上几串,甚至有时候不吃东西,也会进来转转。气氛好、感觉好、热闹,这是受访人群提到最多的词汇。
一处烧烤摊的摊主格外健谈,一边双手忙不迭地翻转着手中的串,一边与客人交谈,说到兴奋处,还会送上一碟花生米。据其介绍,自己一般下午就出摊,一直到半夜,生意好的时候还要妻子中途来补货,“无锡这样的地方比较少,很多人都是特意过来的,等天气热的时候人会更多。”
近湖路夜市:小资情调的“氛围感战场”
如果后宅夜市是烟火气的代表,那么近湖路就是文艺范的所在。下午5时左右,地图上的近湖路就已经变成了“猪肝红”,旁边的干城路上,不断有车辆停靠,人流的去向只有一个,那便是近湖路。
近湖路是后备厢集市,一辆辆小车停在路边,打开后备厢,就是一个个小小的摊位,在车子旁,露营用的桌椅依次摆开,就是绝佳的夜宵摊位。在摊位的后方,挂着一张张印着肆意潇洒标语的幕布。相比于后宅夜市,近湖路夜市的“业态”有了些变化,虽然也有烧烤炸串等产生烟火的食物,但更多的却是各种鲜榨果汁、咖啡以及网红小吃。走在街头的也以年轻人为主,遛娃的、遛宠的,又或者牵着手的小情侣。间或有机车轰鸣而过,给近湖路的夜市带来了一丝狂野的味道。“有点露天集市的味道。”一名正牵着宠物狗逛街的女士说,逛完了还能在湖边走走,比在商场或者闹市区舒服得多。
随着天色渐渐暗沉,一条条灯带亮了起来,给短短几百米的近湖路增添了不少氛围感。有的摊位上,歌声起来了,摊位前也支起了支架,支架上摆着手机:嗯,直播开始了。一名店主告诉记者,很多摊主都是边摆摊边直播,“这算是近湖路的特色吧!”
探讨
火热背后的烦恼
在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上搜索无锡夜市,可以看到不少人对于夜市是持欢迎态度的,但在每篇种草的帖子下面,总会有人提出不同的看法。四月下旬时,梁清路上、原先汽车西站所在的地方也短暂出现过一个“夜市”,最多的时候数十个摊位聚集在一起,显得格外热闹。但是很快,这处“夜市”就被相关部门“取缔”了,有的市民还发帖表达遗憾。
“取消了才好。”市民朱先生告诉记者,四月底的时候,这里的夜市很是红火。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卫生、噪声、交通等问题,“最热闹的时候,人都挤到马路上来了,我车子过去都很难。”朱先生说,梁清路是车流人流均较大的道路,夜市所在周边又没有较大的停车场所,因此那段时间,这里就变得很是拥堵,给过往车辆带来了不便。
此外,卫生和噪声也是居民不满的重要因素。“这里是拆迁地块还好一点,如果是居民区就真的很不好。”顾老伯告诉记者,他住在广益一小区,前段时间小区门口慢慢出现了十来个摊位,而他所住的楼栋就在沿街一侧,这让他不胜其扰,“开窗就有油烟味,有时候半夜还听到酒瓶子砸碎的声音。早上出门,门口的绿化带里还有前一晚留下的垃圾。”采访中,朱先生和顾老伯的态度代表了很多对夜市持反对意见的市民的态度。
蔡先生去过后宅与近湖路两处夜市。他认为,这两个地方均有一定的特殊性,如后宅夜市是一处固定的区域,卫生问题不会影响到周边居民且易于处理;近湖路位于太湖边,与最近的居民区也隔着一段不小的距离,同样不会对居民的生活产生影响。“这样的夜市肯定会受到欢迎的。”
生存法则
需要规范的管理
在干城路与近湖路交界处,虽然人、车众多,但并不显得混乱。几名城管队员在路口处不断引导车辆停靠,避免拥堵,不时有交警铁骑巡查通过。据现场队员介绍,近湖路的夜市是自发形成的,目前沿线摆摊是先到先得,为了避免影响到周边居民生活,他们来到此处维持秩序。在道路旁,几名环卫工人坐在一旁休息,每隔一段时间便会沿着近湖路走上一圈,将垃圾收走。从城管部门获悉,目前正在研究制定近湖路夜市的管理方案,帮助夜市更健康有序规范地发展。
江南大学法学院社会工作系副教授杨涛对夜市的态度是“允许它”和“规范它”。他表示,夜市往往是由小商小贩自发形成的集聚地,反映了市民的刚性需求,因此应当允许其存在;同时,无序的夜市也会扰乱社会秩序,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等问题,会给城市的管理带来麻烦,必须进行规范。杨涛介绍,此前南京就有类似的案例,将夜市的摊贩引导至指定的地点,由相对固定的人员在指定的时间进行经营,可以有效解决无序经营带来的种种问题,最终实现多方共赢。
(晚报记者 甄泽/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