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恶性疟原虫可通过关闭自身关键基因等方式,使其长时间不被人体免疫系统发现。该研究成果或为解决疟疾的慢性无症状感染问题提供新思路。
美国康奈尔大学韦尔医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介绍,恶性疟原虫进入人体后会侵入红细胞进行复制,但它必须避免被免疫系统发现,或被脾脏清除,因为脾脏会过滤掉有缺陷的红细胞。为躲避这些风险,这类寄生虫依赖一个由大约60个基因组成的基因家族var,每个var基因都编码一种能插入红细胞表面的蛋白质。
当恶性疟原虫启动其中一个var基因时,突出的蛋白质会使红细胞附着在血管壁上,使红细胞和其中的恶性疟原虫躲避进入脾脏。但大约一周内,免疫系统会产生识别这种蛋白的抗体。这时,疟原虫会关闭该var基因,表达另一个var基因,从而避免被发现,延长感染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