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看无锡

空置空置空置……机械车位怎么了?

  太难停、不敢停、不能停……立体机械车位本是为缓解停车难问题而配套建设的,现实中为数众多的机械车位却陷入“建而不用”的窘境,成为名副其实的“摆设”,车主对这些车位避而远之。为何如此?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

  走访

  宁愿停过道,也不停机械车位

  在梁溪区一小区的地下车库,机械车位的数量着实不少,不过大多都是空置状态。有的车位上被扔了垃圾无人处理,车位旁的操作杆上满是灰尘,显然是很久没人用过了。“这里是人防车位,靠边装的都是机械车位。”小区居民表示,小区是2010年左右交付的,十几年下来,这些车位基本都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

  事实上,类似这样的情况在无锡并不少见。在另一个交付了十年左右的小区内,机械车位同样处于闲置状态。“我住进来这么多年,就见别人用过一次,后来那户人家不知道什么原因也没有再用。”倪先生说,当初刚入住小区时,觉得机械车位很“高级”,时间久了却发现很“鸡肋”。多位小区居民向记者表示,小区的机械车位就是摆设,随着年久失修,缺乏专人维护管理,大家就更不敢停了。

  倪先生反映,有的居民宁愿停在过道边,也不愿停在机械车位上,至于停到二层,更是天方夜谭。“有车位也不停,那就是车位的问题。至少有几十个机械车位空在那里,还不如拆掉当普通车位用,还能增加一点车位出来。”倪先生说,和地下车位相比,地面车位的停车管理费便宜,但由于不是固定车位,好的位置需要靠“抢”,停进地下车库的车辆都是缴纳了更高费用的。

  “居民一听地下车库只剩机械车位,就不想租了,还有业主虽然已租机械车位,但从来不停,只停在自家所在楼层的入口旁。”小区物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两年前接手该小区时,就发现小区的机械车位基本处于闲置状态,近两年来,也只是当作普通车位使用,二层的车位从未启用。

  不仅居民小区如此,记者走访医院、商场发现,来往车辆对机械车位的态度也是能不停就不停。在滨湖区一处产业园的地下车库内,也有不少机械车位,但是大多都空着,而多辆汽车就停在旁边的过道上。

  原因

  机械车位停车“实在太难”

  为何大家不愿意停机械车位?“实在太难”是一个重要原因。周末,市中心一商场的地下车库早早排起了队,入口处有一排机械车位,只见一辆小车缓缓倒车停入车位,轮胎与车位的金属板摩擦,发出尖锐的吱嘎声。停车过程中,轮胎多次碰上车位的金属围挡,需要车主反复进行调整。在小车停车过程中,其他车辆只能在旁等待。

  “这种车位实在太考验技术了。”车主冯先生有近七年的驾龄,不算新手了,但每次停机械车位都有些发怵,“底下的挡板至少有二十厘米宽,两边加起来比普通车位窄了四十厘米左右,每次停完两边几乎是贴着边的。不仅轮胎会反复与金属板摩擦,车位二层垂下的铁链对汽车后视镜同样是一个挑战”。

  机械车位对如今为数众多的新能源汽车同样不友好。车身普遍比燃油车更宽的新能源汽车几乎无法停入如今的机械车位,且机械车位无法安装充电桩,新能源车主即使想停也不能停,这也是机械车位闲置的原因之一。此外,还有车主提到安全问题,担心停在机械车位上会导致车辆损坏。

  业内

  机械车位难以满足现今需求

  一名曾经负责机械车位维修保养的工作人员认为,机械车位空置是“正常的”。早期的机械车位多是按照传统燃油车的车型配套建设的,比普通车位要小一些。机械车位设计之初并未预见到新能源汽车的迅速发展,导致现有车位在尺寸和承重方面都难以满足需求。出于安全考虑,有些地方已不再启用二层车位,但由于拆除成本较高,机械车位只能被闲置。

  记者走访发现,常见机械车位的长宽高大多限制在5米、1.85米、1.55米以内,重量限制在2吨、1.8吨较为普遍。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5年发布的《车库建筑设计规范》,该标准符合中小型车、中型车的车型。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人们需求的变化,有的紧凑型小轿车的车长超过4.7米,车重超过1.5吨,堪比原先中型车的尺寸,一些中大型新能源汽车的车宽和车重则接近特大型车,这也使得机械车位停车更加困难。(甄泽/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