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不法商家利用消费者对知名IP商标认知上的模糊性,通过使用近似标识或者盗用原商标等手段误导消费者。近日,“园园包子”商标侵权案宣判,法院判决侵权方韦某赔偿72600元。
无锡园园包子铺是一个经营了40年的老品牌,其老员工韦某离职后,打着“园园包子”的旗号开了两家店,并在抖音、美团等平台用“园园包子”做店名。由于“园园包子店”商标权人长期经营,商品已具有一定知名度与美誉度,韦某直接使用“园园包子”作为招牌,极易使消费者误以为该店与老店存在关联,对商品来源产生误认,此行为构成商标侵权。
近年来,无锡已发生多起涉及餐饮品牌侵权、山寨仿冒、商标抢注的案例。2023年,无锡一家西北菜餐厅也被知名餐饮店“西贝”起诉索赔。两者均经营西北菜,但被告餐厅在广告语、餐厅装潢等方面与原告近似,在餐具上也使用原告注册过的沙棘果图形标识,这些做法均易导致消费者混淆,构成商标侵权。前不久,某餐厅特色菜“撞脸”无锡一家知名品牌餐厅的“寇三金贡椒鱼”,双方因此对簿公堂;主营无锡小笼和馄饨的知名品牌“忆秦园”也涉及一起老字号商标纠纷案件。
滨湖法院太湖法庭副庭长杨洋解释,商标侵权指的是行为人未经商标权人许可,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或者其他干涉、妨碍商标权人使用其注册商标,损害商标权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一些知名品牌餐饮店易被侵权,园园包子案就是其中一起典型案例。
“餐饮店应及时进行知识产权方面的布局规划。”联盛(无锡)律师事务所宋菁菁律师认为,在注册商标的过程中既可获得商标在相关商品和服务类别上的排他性保护,也可避免在无意中侵犯其他品牌方的权利。同时,对于有特色菜品的设计、店铺装潢等,也可通过著作权登记、外观专利等方式多方位进行保护。
(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