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取款110万元用于购买设备?表面上看没什么问题,但无锡经开公安分局东绛派出所民警敏锐地察觉到其中有诈。为了不给骗子一丝可乘之机,在找到取款人之前,民警与其保持通话约30分钟,最终成功将110万元涉诈资金全部拦截下来。
百万现金购买设备,事出蹊跷?
7月9日上午,东绛派出所接到无锡经开公安分局指令,称辖区内有一名群众在线下大额取款,存在被诈骗风险。接到指令后,该所立即展开核查。很快,取款人身份被查明,他叫阿飞(化名),今年41岁,当天早上,他刚从银行取款110万元。民警通过电话询问其取款用途和资金状况时,阿飞称,这笔钱被他放在了车里,是用来购买设备的。
经核查,阿飞是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该公司生产所用设备多是精密仪器,采购设备确实可能会用到这么多资金;阿飞的家属也称,未发现他近期有异常行为。尽管如此,民警仍觉得可疑:“如此大额的交易,为何要使用现金?”
为避免阿飞被骗,民警再次电话联系阿飞核实情况。面对民警的质疑,阿飞难以自圆其说,变得支支吾吾。此时,民警更加确信,阿飞已落入骗局,遂决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骗子通常会利用长时间通话,切断被害人与警方或亲友的联系,民警也使用这一招,在通知阿飞赶紧到派出所的同时,派出警力紧急寻人,在双方见面之前,民警全程与阿飞保持通话,不让骗子有联系到他的可能。
保持通话约30分钟后,阿飞到达派出所。此时,他取出的110万元全部在车里。在派出所内,民警征得阿飞同意后,查看了他的手机,结果发现,他的手机中已经安装了诈骗软件。经民警进一步反诈宣防,阿飞意识到被骗,讲出了他取款的真正原因。这件事要从6月中旬说起。
轻信“荐股大师”,差点被骗巨资
阿飞是一名股民,平时喜欢看一些股票投资类的视频,以提高自己的炒股技术。6月中旬的一天,他刷到了一个荐股视频,认为视频中的“荐股大师”——“周大师”分析得头头是道,很专业。“学习”半个多月后,他按照视频中的提示,添加了对方的QQ号。后在“周大师”徒弟——“高师兄”的一步步引导、推荐下,加入炒股心得交流群,并下载了一个投资平台。
“高师兄”称,这个投资平台是某银行开办的,可以购买新股,收益也比普通平台高。同时,他愿意提供部分资金给阿飞“练手”,收益双方分成。阿飞信以为真,在该平台上注册了账号,“高师兄”为其账号“充值”3万元。
令阿飞没想到的是,在“高师兄”的指导下,他在短短5天内就赚了八九千元。看着平台账户上的数字一天天上涨,阿飞想要独自投资的念头达到顶峰。这时,“高师兄”很“贴心”地表示:“你自己网上交易不方便,你取好钱,我来帮你操作。”
阿飞没有怀疑。按照双方约定,7月9日下午2时许,“高师兄”会派人到他家小区附近取款……
成功拦截涉诈资金后,警方对该案立案侦查。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警方提醒】
民警介绍,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是电信网络诈骗中的一种常见类型,它的常用套路包括引流、诱导、收割等步骤,即诈骗分子往往先冒充“投资专家”“荐股大师”“理财导师”等身份,发布虚假理财信息,宣称有内部消息和投资门路,吸引投资者。在与受害人建立联系后,引导他们登录虚假网站或下载投资理财App,指导他们进行投资理财操作,初步小额投资试水,获得低额返利。实际上,受害人看到的返利数据,大多是骗子在幕后可以随意修改的数字罢了。通过这一伎俩,骗取受害人信任后,他们会继续鼓吹“稳赚不赔”“高额回报”,诱导受害人加大资金投入。当受害人想要提现时,就会发现自己已经被对方拉黑,投资理财网站、App也已无法登录……
警方提醒,“天上不会掉馅饼”,对于网络上的投资理财渠道一定要保持警惕,不要轻信所谓“专家”“大师”的花言巧语而冲动投资,更不要被所谓的“高回报”所诱惑,任何承诺“内幕消息”“高额回报”“稳赚不赔”的炒股、炒黄金等网络投资理财都是诈骗。日常上网时,请大家一定要保护好个人身份信息,不向他人透露个人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不扫描陌生人发来的二维码,不点击陌生的网页链接,不下载来历不明的投资App,以免上当受骗。
(晚报记者 刘娟/文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