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教育

我市启动新一轮“孕穗”“拔节”“青苗”培养工程

226名教师成为培养对象

  为深入推进《无锡市新时代强师行动计划(2023—2025)》,加强梯队建设,做好人才储备,持续培育名教师名校长,打造一支能够引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时代名校长名教师队伍,近期,新一轮无锡市“孕穗”“拔节”“青苗”培养工程全面启动,经过自主申报、块面和学校推荐、市级遴选,226名学科骨干和管理干部成为三大工程培养对象。

  多形式结合开展研修活动

  近几年,我市以《无锡市新时代强师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为依托,出台了《市教育局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教师名校长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市教育局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建构了教师校长全周期培养体系,为不同发展阶段教师提供了持续进阶的专业发展快车道。

  本次启动的新一轮“孕穗”“拔节”“青苗”工程,通过市区两级联动,采用引智借力与自主实施相结合、专家引领和自主研修相结合、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团队培养和整体提高相结合、能力提升与责任担当相结合等方式开展研修活动。

  启动仪式上,无锡市教育局人事与教师工作处处长张平结合当前我市教师队伍实际,对入选三个培养工程的教师提出三点要求:要坚守教育初心,在弘扬教育家精神中筑牢信仰之基;要锤炼过硬本领,在躬耕教育实践中展示专业之长;要勇立时代潮头,在活用智能技术中谱写发展之篇,为全体培养对象坚定教育信仰,提高能力本领,进一步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争当新时代“大先生”树立了明确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江苏省新时代师德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院长蒋波作“教育家精神与未来教师发展”专题讲座,以“精神”“教育家”“教育家精神”为脉络,结合时代发展趋势,深刻剖析了未来教师所需的新型能力。

  领军教师启航教育新程

  “孕穗工程”全体学员走进百年名校南京市金陵中学,金陵中学校长夏广平作了题为“百卅金中,少年精神——创造无限的未来”的讲座,深度解读学校以“双高贯通”为核心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学员们参观了金陵中学校史馆与科创课程基地——两处承载金陵中学精神与创新实践的核心场所。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叶忠的专题报告“教育强国建设指向的若干理论”,解析了教育强国建设的理论基础,以及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和内容。

  此外,全体学员还在人工智能教育专家的专题讲座中深刻感悟到教育要直面数智时代的挑战与机遇,实现育人本真的理性回归。

  成熟教师加速专业突破

  苏州市教师发展学院院长唐爱民、苏州市电教馆原馆长顾瑞华、南京大学教授吕林海、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伟等专家学者,围绕教师专业发展、人工智能的教学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教育教学科研等前沿主题,为“拔节工程”全体学员开设专题讲座。各位专家立足教育强国建设形势,瞄准时代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需求,对全体学员进行了高水平的精准指导,为新时代名师名校长成长提供了方法和路径。

  “拔节工程”学员还走进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苏州平江教育集团平江实验学校进行参观交流,沉浸式感受苏州市优质学校的办学底蕴和样态。苏州平江教育集团总校长金一民、苏州十中党委书记周颖就学校办学历史、办学理念、办学特色、育人范式、课程项目等方面,为全体学员作了精彩的介绍和细致的解读。

  新秀教师播种未来希望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邵泽斌以“现代教学思想史与课程改革的实践逻辑”为题,结合实践研究,围绕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以及认知主义教育理论展开深刻剖析。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副主任陈玉乔以“教育现代化与五育融合”为题,围绕教育现代化与五育融合展开深度讲解,强调教育现代化需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南京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专家陈燚以“人工智能引领下的教育变革”为题,聚焦“技术革新与教育范式转型”核心命题,为学员描绘了融合科技与教育的未来图景。江苏省特级教师房宏作“破茧成蝶:青年教师成长之密码”专题讲座。她贯通古今,从“立志、立德、立功、立言”四维度,为青年教师指明专业成长路径。

  小组研讨中,学员聚焦讲座核心内容,深入探讨教师角色转变与AI赋能教学路径。他们达成共识:教师亟须提升核心素养与数字素养,从“知识权威”转向“协作者与设计师”,以五育融合培育人才。

  研修期间,学员们走进常州市武进区星河实验小学和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现场聆听了“星·小先生课堂”“追寻卓越教师专业成长之路”“从合格教师到智慧型教师”等专题分享。研修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带领全体学员更新理念和实践创新,引导学员把所学所悟转化为推动无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行动力,在教育改革的沃土中深耕细研、勇攀高峰。(市教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