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看无锡

解暑“凉”品“六月雪”清甜上市

今年翠冠梨个头略小甜度更高

  翠冠梨

  本报讯 大暑节气,暑气逼人。锡城果园满眼的翠绿间,一颗颗饱满浑圆的果实已沉甸甸地坠满了枝头——被称作“六月雪”的翠冠梨本周起批量上市,用皮薄汁足、蜜甜爽口的好口感,为市民的果盘添上一道解暑“凉”品。

  锡山区是无锡翠冠梨种植大区,在味之源家庭农场,1300多棵翠冠梨沐浴着充足的阳光,催出了更薄的果皮、更丰沛的汁水。“我家的梨7月10日就开始零星成熟,现在已经采了四五百斤,这周正是最好吃的时候。”农场负责人吴天舒削下黄绿色的果皮,咬了一口梨,汁水伴着脆响声,顺着指缝淌下。为了保证品质,农场疏果时特意留得比较稀疏,平均每棵树仅产30多斤果。精心的培育换来了个个“身强体健”的果实——翠冠梨平均重量7两左右,也有9两到1斤的大果。“今年的梨比往年更甜。”吴天舒笑着说,本周起,农场推出8斤左右的礼盒装翠冠梨,70元1箱,成了不少市民尝鲜的首选。

  在锡山国家现代产业园内,佳友福田开心果园和天生果业于7月20日同步开园,绿意十足的梨树间穿梭着不少前来采摘的市民。佳友福田的2500多棵梨树里也藏着“限量版”的甜蜜,“每棵树仅挂果七八十个,少而精才能保证每颗梨的最佳风味。”果园负责人华解英说。作为2014年就拿到绿色食品证书、2023年入选无锡农业品牌目录的果园,这里的翠冠梨喝着无污染的农家肥,从不打除草剂,连外盒都印着追溯码。“吃得安心,才是真的甜。第一天采摘了1万多斤,当天晚上就卖空了。”华解英笑着说。不远处,天生果业的15亩梨树上,每颗翠冠梨都裹着黄色“外衣”。“套袋一是让果子更漂亮,二是减少农药使用。”负责人许明丰揭开一只套袋,露出漂亮的果皮。该果园已实现机械化施肥,搭配生草栽培、防鸟网等,把自然的纯粹锁进果肉里。

  记者从多位果农处了解到,今年的翠冠梨虽然个头略小,但甜度更高。7月初的高温让它们一度“暂停生长”,好在近期温度略降、偶尔有些雨,又长了点。虽然平均重量比正常年份少了半两,6两左右的果子占到一半,但糖度有12至13度,比往年高出1至2度。“其实,五六两重的翠冠梨口感最好,太大了反而果肉不够细腻。”许明丰说,8月5日前后采摘的是鲜果,常温能保存半个月左右;之后入了冷库的翠冠梨可供应到中秋,口感相差无几,只是得冷藏保存。

  圩厍村白米荡湿地旁的20亩翠冠梨也迎来了丰收。“基肥用的是青鱼内脏发酵而成的有机肥,追肥再补点复合肥,这样种出来的翠冠梨又甜又香。”无锡白米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戴小弟说,农场坚持绿色种植的理念,产出的翠冠梨口感佳,因此销量不错。“1斤以上的8只装精品果售价120元/箱,7两到1斤的8只礼盒装100元/箱,6两到7两的10只礼盒装60元/箱,不管是送礼、发福利还是自家吃都合适,开采第一天就接到了200多箱企业订单。”如今,这里的湿地美景与果园采摘、研学体验结合,市民摘完梨逛湿地,一口清甜配满眼绿意,成了夏日里的惬意新选择。

  (潘凡/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