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职工生活

一份工会关爱“全龄菜单”托起职工家庭稳稳的幸福

  从为孩子定制的爱心暑托班,到拉近亲子关系的“1+1”夏令营,再到为青年铺路的“关爱·圆梦”岗位计划,这个夏天,无锡市总工会用一份覆盖全年龄段的“关爱服务菜单”,为职工家庭送去了稳稳的幸福。

  孩子成长的“新课堂”,家长安心的“好帮手”

  “路在脚下,其实并不复杂,只要记得你是你呀……”午后两点,江阴高新区实验中学的音乐教室传出清澈童声。孩子们坐在阶梯上,跟着吉他轻声哼唱,这是兴澄特钢“爱心暑托班”里的一幕温馨日常。

  这个夏天,这家专精特新企业继续采用“多点办学”模式,在江阴市敔山湾实验学校和江阴市高新区实验中学同步开班,覆盖7—14岁职工子女300余人。托管与教育并重,不仅为职工家庭提供了“看得住”的照护支持,也让孩子们在假期里实现“看得好、学得乐”。

  课程设置不仅涵盖线描、羽毛球、读者剧场等趣味课程,更融合传统文化与素质教育。二胡鉴赏课带领孩子们走进传统音乐的世界,琴声如潺潺流水滋润童心。8岁的黄子钰平日调皮好动,却在课堂上被二胡的音色吸引,安静地盯着老师手中的琴看,课后还兴奋地对妈妈说:“二胡的声音太好听了,我以后也要学!”在环保课堂上,孩子们用废旧报纸搭建“承重桥”,一边动手实验,一边学习环保理念。马翊元更是主动在家收集废品,“要做环保小手工”,环保意识悄然生根发芽。

  “以前孩子一放假就躺家里看电视、玩手机,我们做家长的既担心他的视力,又怕他荒废时间。”兴澄特钢研究院连铸中心的刘吉刚博士坦言,“自从上了暑托班,孩子每天回来都兴奋地跟我们分享班里的趣事,还学到了不少新知识。老师们真的很用心,我们打心底里感激。”

  不仅是“看得住”的教室,更是“看得好”的空间。中电二建的托管老师在一次交流中偶然“路过”无锡市中医医院的暑托班,被空气中扑鼻而来的中药香吸引——孩子们正揉搓山楂粉,亲手制作传统“山楂丸”。一堂沉浸式的中医文化课就这样“闻香下课”,中电二建当即决定“借课”联动,让更多孩子在药香里触摸中华传统智慧。

  书香也同步送达。市总工会为28家“工娃小家”推出“配书计划”,通过线上商城、实体书店、目录勾选、流动书摊四种方式,将5000余册绘本、科普、文学类书籍精准“投喂”至托管现场,满足孩子多样化阅读需求。

  今年暑托班共153个,受惠职工子女近6000人。为支持各类单位持续办班,无论是用人单位工会还是行业工会,市总工会按实际托管人数实施分档补助,最高可达3.5万元。政策在发力,工会组织在行动,老师在用心,孩子在成长。这个夏天,无锡的暑托班,已成为越来越多职工家庭的“安心选项”。

  “1+1”的陪伴,是这个夏天最动人的合影

  如果说暑托班是“解放家长”的好帮手,那么无锡市总工会推出的“1+1”亲子夏令营,则更像是一场亲子关系的情感加温之旅。作为暑期重点服务项目之一,夏令营面向烈士子女、困难职工子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子女、农民工子女、少数民族职工子女等五类重点家庭群体,通过“孩子+父母”组合参与,在陪伴中增强亲情,在体验中促进成长。

  今年,活动覆盖全市江阴、宜兴、梁溪、锡山、惠山、滨湖、新吴、经开八个板块,并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设置不同活动场地与课程内容,让每组亲子家庭都能在家门口体验一场有温度、有意义的夏日之约。

  在桃源村的阳山火山地质展览馆内,营员们穿梭于火山喷发模型与地质标本之间,感受地球深处的神秘力量。“原来火山喷出来的不是火,是岩浆!”一个小男孩兴奋地讲给爸爸听,小手在空中比画着火山口的样子。而在拈花湾的行程中,孩子与家长围坐在木桌前,制作属于自己的苔藓微景观——一撮苔藓、一粒白沙、一块石头,构成一片“秘密花园”。童真的想象在指尖流淌,也让陪伴变得更加真实和具体。

  在拈花湾禅意小镇,无锡华邦世捷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的货车司机王进,带着10岁的儿子沉浸在一场场精彩的表演中。当表演达到高潮,光影变幻、水幕升腾,父子俩连连发出惊叹。“我常年跑运输,假期顾不上带孩子出门,这次在拈花湾看表演的时光,也让我们父子俩有了一段独一无二的回忆。”王进说。

  “孩子的笑容,比什么都值。” 一位快递员爸爸的话,道出了所有参加者共同的心声。自2024年项目启动以来,市总工会已累计投入96万元,组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子女及其父母共计640人次参与。从火山地质到园林手作,从观看水上乐园表演到家庭交流,这不仅是一次假期安排,更是一次心与心的靠近。

  一份暑期“工”计划,一场青春“梦”接力

  不仅关爱孩子的现在,也要托举他们的未来。今年暑期,无锡市总工会持续推进“关爱·圆梦”工程,在无锡学院、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三所高校举办校园招聘会,共组织130余家企业到场,吸引7000余名青年学子参与求职实训。

  作为连续七年入选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的工会品牌工程,“关爱·圆梦”已从最初服务困难职工家庭子女实习见习,拓展至面向全体在锡有需求的大学生,重点提供专业对口、相对安全、薪酬合理的暑期勤工岗位。今年,共有464家爱心企业参与,提供岗位2383个,涵盖智能制造、金融财务、文化创意、现代物流等多个行业领域,既回应企业暑期用工需求,也为青年成长打通实践通道。

  在江阴市,女大学生俐俐今年暑假通过“关爱·圆梦”项目进入富仁科技实习。她的母亲卜女士是一位患有一级听力残疾的离异职工,家庭经济压力沉重。“这是我人生第一份真正意义上的实习。”俐俐说,“从简历制作、面试准备到进入公司,工会给了我很多支持,也让我看到了更多的可能。”

  一端是企业“用工所需”,一端是青年“成长所盼”,“关爱·圆梦”在这个夏天搭起一座实用又温情的双向桥梁。从托管课堂到亲子旅程,从实习岗位到就业起跑线,工会的服务从来不止于陪伴,更是一步步为职工家庭和年轻一代铺好成长之路。

  (晚报记者 陈怡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