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8日上午9点,在梁溪区民丰社区研途咖啡店里,一群返乡大学生正安静地围坐在桌前,摊开画纸、彩笔、速写本,勾勒着一份特别的“街区攻略”。今年,无锡市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在保留传统实习、见习岗位的基础上,各板块立足区域特色推陈出新,吸引无锡学子返乡参与社会实践。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大一学生夏鑫媛是“民丰理”街区调研项目的参与者之一。在咖啡店里,她正与同伴一起绘制《民丰我熟》青年漫游手册。在这份手绘地图上,标注着特色小店、便民设施、公共停车点,“美食日记”板块更是图文并茂地介绍了特色美食,连街边小吃都拥有自己的“主角时刻”。
“我们每天都会领到街道提供的餐饮津贴,在老城厢中自由探索,把喜欢的店铺、街角画下来,同时把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整理成建议书。”夏鑫媛说,“这样的社会实践方式很新颖,不仅能动脑也能动手。”
据悉,这些素材将被整合成一本《民丰路青年漫游指南》,成为街道打造“青年发展型街区”的重要参考。针对大学生们提出的“盘活闲置停车位”“改造老店招牌”“引进潮流品牌”等建议,社区也正积极推动评估与落实,让青春创意“落地开花”。
为了让更多学生“沉到街区、走进人群”,梁溪区还同步推出“未来产业、百园百楼、青创空间、青年消费”等七大类调研课题,鼓励青年学子通过实地探访、问卷采样、图文表达等方式参与基层建设。
在滨湖区,实践也在“烟火一线”展开。中午时分,在一家连锁餐饮店的后厨,江南大学食品专业学生许宏跟随市场监管人员开展食品安全检查。“在学校里更多是学习理论,在这里,会发现法规标准原来已经这么细致地嵌入到了每个小环节中。”许宏说。
据悉,无锡“返家乡”社会实践项目已吸引近2000名大学生报名参与。团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返家乡”项目还将拓展更多沉浸式、创造性岗位,吸引更多学子参与家乡建设。(陈怡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