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今要闻

2025未来科学大奖揭晓

  6日,备受关注的2025未来科学大奖揭晓。这个夏天,“高冷”的基础研究再次变得“火热”。

  勇闯科学“无人区”,他们因何受到表彰?

  “鸟类起源于恐龙”这一假说能够成为被广泛接受的科学理论,正是基于河北地质大学教授季强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星、周忠和多年来的工作。因此,这3位科学家被授予“生命科学奖”。

  上世纪90年代,季强报道了发现于我国辽西地区的世界首例带羽毛的非鸟恐龙化石,开启带羽毛恐龙化石发现的序幕。徐星、周忠和发现并研究了一系列从恐龙到鸟的过渡物种,为鸟类从兽脚类恐龙演化而来提供确切证据。

  拓扑电子材料是凝聚态物理领域近年来的一项重大发现,为自旋电子学、量子计算与能源技术等多个领域开辟了广阔应用前景,然而寻找和发现拓扑材料却十分困难。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方忠、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戴希、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副所长丁洪因在拓扑电子材料的计算预测以及实验实现方面作出的杰出贡献获得“物质科学奖”。

  方忠和戴希发展出一整套计算方法,率先预测出拓扑绝缘体、量子反常霍尔材料、外尔半金属等一系列拓扑材料。丁洪则首次在方忠和戴希预测的半金属材料中实验验证了外尔费米子的存在。他们开创的方法已被全球科学家广泛采用。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