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看无锡

从生鲜到“万物”

即时零售深度改变“锡式生活”

  只需动动手指,生鲜、百货、3C数码等最快30分钟内送到家——通过全品类上网、便捷化服务,即时零售这一新业态迅猛崛起。今年夏季,淘宝闪购、美团和京东围绕本地即时配送展开的“外卖大战”愈演愈烈,背后正是对万亿级即时零售市场的激烈争夺。连日来,记者探访发现,商品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短,锡城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正在发生深刻改变。

  “万物”皆可外卖

  程盼盼住在新吴区中海寰宇天下小区,已很久没有去过线下超市购物,从做饭用的菜蛋肉鱼,到牙膏、洗发水等生活必需品,就连电热水壶这样的小家电,都是通过外卖下单。“这些东西其实小区门口都有卖的,但就是不想动,手机上点点,外卖员直接送货上门,现在基本家里缺啥都点外卖了。”

  像程盼盼这样的资深网购用户越来越多,带动即时零售业态蓬勃发展。大润发盛岸店相关负责人介绍,即时零售听上去是个“新物种”,但早在几年前,不少锡城消费者就已接触过。“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大润发小时达以及叮咚买菜、盒马鲜生。他们都是线上下单、线下配送,主打生鲜这些高频类商品。”

  当下,即时零售已经开启“进化之路”,商品品类极大扩充,无论是高频购买的生鲜,还是服装、绿植、数码产品等低频购买产品,产品不断丰富,逐渐实现从送生鲜到送“万物”的转变。

  商品流通“加速度”

  除了全品类上网满足消费者多样化购物需求之外,快速送达是即时零售备受消费者认可的重要原因,也是与传统电商的差别所在。更快的周转速度,更低的损耗,更高的运营效率,配送时间不断压缩。

  在清扬路M会员店的线上订单货品仓库,拣货员正有条不紊地挑选货品,经过打包、配送,最快30分钟即可送到消费者手中,晚间下单高峰期尚未到来,很多货品快要见底。M会员店副店长王成介绍,线上业务以线下门店为依托,向周边7公里范围内辐射,顾客对品牌产生信任感后,购买方式逐渐从门店转为线上少量、高频次购买,开业2个多月,门店每天线上订单数量超千单。

  为让商品流通速度更快、覆盖区域更广,线上电商平台叮咚买菜和小象超市通过前置仓模式,将配送网点设置在居民聚集区,通过密集的站点分布,缩短货品与客户之间的距离。叮咚买菜相关负责人介绍,前置仓会选择最接近用户并且方便辐射周边居民的地方,每个站点覆盖周边3公里左右的范围,为用户提供确定性的服务。目前,在无锡超50个站点在运营,平均每单的配送时间在30分钟左右。

  激活“小店经济”

  当即时零售融入生活毛细血管,本地实体店作为供应链支撑获得了数字化新生。

  雅乐居小区附近的华丽五金百货,100多平方米的门店里,大大小小的商品几乎把空间堆满。晚上6点多,外卖接单提示音频频响起,店主陈丽在仅容一人行走的过道里快速翻找物品。通过外卖渠道,门店将线上线下融合,让小商品通达全城。

  陈丽介绍,自己的门店原本是传统的线下实体店,2020年受疫情影响,她的超市营业额直线下降,偶然间把插线板放在外卖平台上,意外收获了订单。后来,陆陆续续上架了2000多种商品,最忙的时候,一天500多单,自己和丈夫得从早上8点一直忙到凌晨2点。“那时候多亏在网上开店,才能熬过最困难的时期。”

  在帮助门店度过寒冬的同时,通过“商品触网、配送到家”,这家夫妻店也革新了管理模式,借助数字化手段提升选品效率。“每天的订单都记录着购销信息,可以直观了解到哪些商品好卖、哪些商品得淘汰,不断优化货品。”陈丽介绍。

  即时零售重塑本地商业生态

  这股“即时”浪潮,正深度融入无锡的城市脉动,激活更广阔的经济场景。无论是锡马、跆拳道世锦赛还是火爆的“苏超”,大型赛事期间,即时零售展现出惊人潜力:观众急需的雨衣、能量补给,选手临时短缺的装备护具,甚至场馆周边爆满餐厅的“同款美食”,都能通过外卖骑手在30分钟内精准送达。赛事经济带来的瞬时、高密度消费需求,恰恰被即时零售的敏捷响应能力完美承接,成为服务保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也为本地商户开辟了全新的增量空间。

  (晚报记者 陈婧怡/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