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公告,无锡“阳羡雪芽”“无锡毫茶”“马山杨梅”3个农产品成功通过地理标志产品认定,跻身“国字号”品牌行列,为地方特色农业发展再添亮丽名片。
此次新晋的三大品牌各有千秋,承载着无锡深厚的农耕文化与独特的地域禀赋。产自宜兴的“阳羡雪芽”,名字源自苏轼“雪芽我为求阳羡”的千古名句。上世纪80年代,茶学家张志澄以传统宜兴种为基础,成功复原这款历史名茶。其外形紧直锋妙,翠绿中点缀着如雪白毫,冲泡后香气清雅,滋味鲜醇,汤色清澈宛如玉露。检测数据显示,其茶多酚含量较普通绿茶高出15%,完美传承了唐代“芳香甘鲜”的品质特质。
滨湖区的“无锡毫茶”则是现代茶研的结晶。历经6年攻关,无锡市茶叶品种研究所联合多方茶人确定了专用品种与独特工艺,于1979年研制成功。选用芽毫密度高的福鼎大毫茶、大白茶等品种,经摊青、杀青、揉捻、提毫等工序精心制作,成品卷曲肥壮,白毫披覆如银装,银绿中隐现翠色,兼具观赏与品饮价值。作为滨湖农业支柱产业,无锡毫茶现有茶园面积达13000亩,30余家生产企业年产量200吨,年产值1.5亿元,多次斩获国家、省级名茶金奖,此次地理标志认定更是为其“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身份再添权威注脚。
同样,来自滨湖区的“马山杨梅”,依托太湖之畔的独特小气候崭露头角。保护区域涵盖马山街道8个社区,1933.3公顷的种植规模年产量10000吨。这里丘陵起伏,三面环太湖,四季分明的气候与充沛雨量,孕育出果形圆整、单果均重12克的优质杨梅。其果皮紫黑油亮,肉厚核小,可食率极高,钝圆的肉柱包裹着细腻果肉,入口汁多味浓,酸甜平衡恰到好处。
(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