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看无锡

国家统计局无锡调查队专题调研显示——

“苏超”推动“城市品牌与文体旅深度融合”

  昨日,记者获悉,国家统计局无锡调查队对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下文简称“苏超”)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数据显示,94.4%的受访者知晓“苏超”,赛事的传播力引发市民广泛关注。其中,68.9%的受访赛事关注者对本次赛事中“城市品牌与文体旅深度融合”的政策表示认同。从线上“破圈”传播到线下“第二现场”的文明助威,从短视频刷屏到城市公仔热销,一场足球赛事成为凝聚城市精神的超级载体。

  94.4%知晓率:“造梗”掀起足球热潮

  “刷到‘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的段子时,我赶紧分享给朋友,太好笑了!”当“90后”上班族王泽宇在科创园区和同事分享最近火热的“苏超热梗”时,他的朋友圈正被新吴区球迷自创的无锡队助威歌刷屏。这份热度被国家统计局无锡调查队的专题调研精准刻画:94.4%的受访者知晓赛事,其中的63.9%因网络热点话题带动关注,了解联赛的渠道以短视频平台和社交媒体为主。55.6%的受访者将“苏超”火爆归因为“独特的地域文化碰撞与社交媒体‘梗文化’的广泛传播”,反映出居民对赛事宣传所提供的情绪价值的认同。

  “苏超”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破圈”传播源于各个城市之间的文化碰撞。“今晚,水蜜桃对阵地锅鸡!”“灵山大佛老灵个!”……各大网络平台中,网友们把“苏超”玩出花,自创助威金句、方言Rap等,各种创作中塞满了“本地梗”。

  “苏超”火爆,让足球成为传播城市文化、凝聚民众共识的崭新载体。调研中,超九成(92.9%)居民认为城市联赛对文化体育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其中的65.6%认为“增强市民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有58.5%认为赛事“推广足球文化,扩大大众体育参与”。

  60.3%受访者愿意购买赛事周边

  “苏超”掀起的不仅仅是观赛热潮,更催生了一股强劲的“认同感消费”浪潮。调研数据显示,六成左右(60.3%)的受访居民明确表示愿意购买赛事周边和衍生产品,显示出强烈的消费意愿。这股从球场认同延伸至消费市场的热情,成为“苏超”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的生动注脚。

  “购买这些周边,不只是因为好看或实用,更是一种身份认同和情感寄托。”资深球迷彭先生表示,他不仅收集了无锡队的球衣等应援物品,还计划去其他参赛城市“打卡”,“感觉通过足球,和这些城市有了更深的链接。”这种“为认同感买单”的消费行为,正成为“苏超”撬动地方经济、深化城市品牌影响力的重要支点。

  这股消费热情更蔓延至更广泛的体育文旅消费领域。采访中,相当比例的受访者表示,因为关注“苏超”,增加了在体育装备(如球衣、足球)、本地餐饮(特别是具有城市特色的餐厅)以及结合赛事进行的本地文旅体验(如赛后游览参赛城市景点)等方面的支出。

  82.5%受访者有观赛意愿

  调研中,表示有观赛意愿的居民占比超八成(82.5%),其中表示看过“苏超”比赛的占比57.4%。“苏超”一票难求,买不到票?别急,无锡各区“第二现场”观赛点不仅有大屏幕可以看个过瘾,还有额外的暖心服务。据悉,比赛期间全市有92个文明实践阵地观赛点位,对“苏超”进行直播,精心打造“第二现场”。

  “苏超”热度持续攀升,相关部门的服务保障也在不断升级。12345热线管理部负责人徐奇介绍,截至目前,接到关于“苏超”相关问题的咨询来电超过300个。“目前来看,关于买票信息、周边文旅等方面的问询是最多的。我们也在和相关部门及时沟通、更新信息,做到及时响应。”徐奇说。(毛岑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