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浦学坤 文 |
1937年8月16日,日本侵略者开始对无锡地区实施轰炸。11月25日,无锡沦陷。日军在无锡杀人放火、奸淫掳掠,累累暴行,激起了无锡人民的反抗。他们先后在各地建立起抗日自卫队、游击队,同作恶多端的日本鬼子展开顽强斗争。在锡南等地区,新四军太湖抗日游击支队(简称太湖游击队)在党的领导下英勇抗日,在抗日战争中谱写了许多战斗故事和英雄事迹。
第一仗,旗开得胜
日军的野蛮行径,激起了无锡人民的顽强抵抗。顾复兴组建一支游击队,日夜摩拳擦掌,总想找机会给鬼子一点教训。
机会来了。1938年3月的一天,正当顾复兴带领周培荣、范泉生、张兰生等四名队员,在锡南华庄的陆阿大茶馆打探日军行踪,得到当地乡民报告,从周泾巷火车站方向赶来的5个日本鬼子和一个翻译官,正在乡公所向乡长索要慰劳品。顾复兴立即带领队员赶到乡公所,在乡长的配合下,来了个突然袭击。鬼子还没反应过来,刹那间五支枪的子弹齐响,除了从后门跑掉一个鬼子,其余全被击毙。考虑到日军可能会马上来报复,顾复兴他们把5具尸体和缴获的4支步枪、一支冲锋枪带到船上,飞舟太湖转移。游击队激战华庄,旗开得胜。喜讯迅速传开,极大地鼓舞了游击队的士气和无锡人民抗日的信心。
之后,游击队经常在锡南一带和日本鬼子“捉迷藏”,时不时地给鬼子打冷枪,搞得鬼子担惊受怕。让锡南人民拍手称快的是1940年的插秧时节,由游击队周培荣、徐道光带领一个机枪班,在华庄与日军交火,二三十个鬼子兵被游击队的突袭打得晕头转向,直打得他们向新安据点逃窜。事后得知,被打死的鬼子中,有一位是驻新安据点的日军队长尾岛大尉。
灵活作战,英勇无比
1941年1月20日,在全国各地奋起抗日的高潮中,中共中央发布了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顾复兴组建的游击队被编入新四军第六师十八旅。是年3月,游击队经扩编后,顾复兴任新四军太湖抗日游击支队司令,徐明任政委,苏征西为副司令。
一支武装抗日的太湖游击队伍,在太湖之滨的对敌斗争中,充分利用游击队的优势,先后在落霞桥、雪浪山、龙王山、西棠甘、万思桥、薛家圩、华庄镇、新安镇、北桥、夏家边等战斗中,灵活地运用了阻击战、包围战、伏击战、迂回战、速击战、突围战等多种灵活战法,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在太湖之滨,创造了江南战争史上的英雄传奇。
游击队的各种战法都很出彩,仅举一例:太湖抗日游击队成立不久,50多名游击队员同100多名日本鬼子、80多名伪军,在雪浪山开展了一场激战。
战事发生在1941年5月29日早晨,宿营在雪浪山和附近的太湖游击队,突然得悉:日军调集周新镇、石塘、吴塘门和壬子港等据点的兵力,向雪浪山奔袭,妄图合围消灭新四军太湖游击队。司令顾复兴、参谋长杨洪才当机立断,命令三个连各自抢占雪浪山制高点,常备队两个班抢占附近的龙王山制高点,待敌人进入火力网。激战终于打响,游击队利用地形优势,以少胜多,终于将敌人打得大败而逃。1941年6月13日的《大众报》,以“新四军坚持苏南抗战不懈,太湖支队又痛歼敌伪”为题报道:“江南社锡南讯,上月二十九日上午十一时半,鬼子伪军刀匪共百八十余名,分水陆三路进攻我太湖游击支队驻地雪浪山下,我军得讯后,即分头堵击,沉着应战,激战三小时,敌伪不支,向南方泉窜退。我军追踪搜查,结果鬼子弃尸三具,伪军刀匪死亡二十余名,伤者无数。我军因奋勇追敌,致重伤一名,轻伤一名。我游击支队,屡次战斗均英勇无比,一致博得太湖民众的爱戴,此次战斗后,各县民众咸纷纷前往慰劳云。”
挺进苏西,威震太湖
苏西,就是苏州城西乡沿南太湖的一带地方和附近太湖中的一些岛屿。抗战初期,这里的抗日运动相对薄弱,被日军和汪伪军称为“和平模范区”。
1941年7月中旬,新四军六师十八旅政委温玉成向五十二团传达上级指示,令五十二团一部东渡太湖,由顾复兴为司令的太湖抗日游击支队配合,进入苏西活动,打烂日伪吹嘘的“和平模范区”,以压境苏州,牵制分散日伪“清乡”的兵力,配合苏常太地区的反“清乡”斗争。
7月下旬,组织决定,将时任无锡县抗日民主政府军事科长张伟(化名薛永辉),调任五十二团二营教导员。7月25日,新四军五十二团团部一部及二营,与锡南顾复兴为司令的新四军太湖抗日游击支队,在锡南许舍会合后,打着“新四军太湖抗日游击支队”的番号,于7月28日渡过太湖,进入苏西,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展开了激烈的对敌斗争。
他们首战苏西寺桥,端掉敌军据点,打破了日伪“苏西和平模范区”的神话;他们于1941年8月上旬,奇袭苏州近郊白马涧,拔掉了日伪设置的“钉子”;他们于1941年8月中旬,焚毁了苏锡公路上的通安大桥,迫使日伪交通中断;他们于1941年9月初,血战贡山门,虽有重大牺牲,但炸坏了日寇的三艘巡逻艇。1944年11月初,根据中共苏皖区党委决定,苏西、锡南、马山的党组织合并,成立中共太湖县委,薛永辉任县委书记,顾复兴、张文龙、徐亚夫等为县委委员。同时,将锡南的太湖抗日游击支队和苏西的武工队(太湖独立救国军)合并,扩建成新四军太湖县总(纵)队,由顾复兴任司令(亦称总队长),薛永辉兼任政委,马义生任政治部主任。
1945年1月12日深夜,总队司令顾复兴和政委薛永辉率两个连,夜袭东山俞坞,端掉了勾结日伪的警察所。
1945年5月,太湖总队在西山北的横山岛与日军巡逻队发生遭遇战,击毙两名日本鬼子,把敌船赶到阴山岛芦荡里。
太湖总队成立后,在太湖南北,开展了许多灵活战斗,直至1945年8月22日,在锡南北桥、薛湾里伏击向无锡城撤退的敌军,结束在苏南对日寇的最后一仗。
永远的英雄儿女
日军入侵无锡,无锡人民奋起抗日,太湖游击队义无反顾地在战火中不怕牺牲、前仆后继,充分体现了太湖儿女的英雄气概和顽强意志。据不完全统计,太湖游击队先后有200多名成员以身殉国。
1941年3月19日下午,时任中共锡南区委副书记陆萍,与青年干部黎明(原名童桂珍)、李莉(原名管罗琴)、船工沈三佬,为转移一批支援茅山新四军的物资,被日军和伪军包围在党组织和游击队的联络站——宋巷善堂。敌人纵火焚烧,陆萍等宁死不屈,被活活烧死和杀害。陆萍牺牲时,年仅20岁。
1943年1月29日,太湖游击队交通员朱根培,被捕后被驻南方泉的日军小野严刑拷打,烈火焚烧,他硬是不说游击队驻地,最后被鬼子刺腹八刀,壮烈牺牲。1944年4月3日,时任中共新安区委书记兼防卫大队长姚之英,偕通信员吴锡良,在参加“反清乡”会议后返回新安途中,被日寇黑田部队包围,被捕后在社桥头日本宪兵队受审。临危不惧的姚之英猛地夺过日本兵的佩刀,当场戳死一个鬼子,自己则牺牲在鬼子的乱刀之下。
1946年4月16日,太湖游击队政委徐明和20多名队员,在句容县北塘庄遭敌人突袭,他在突围中不幸牺牲。敌人把他的头颅砍下来,悬挂在句容城门上示众。时年26岁的徐明,被永远雕刻在革命烈士的石碑上。
谨以此文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参考书目:
1.无锡市史志办公室、无锡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编《新四军在无锡》(中央文献出版社)
2.无锡市史志办公室编《抗日烽火录》
3.无锡市档案馆、档案学会编《无锡档案》
4.朱俊华主编《锡南抗日烽火》
5.顾信良主编《雪浪乡土史》
6.乐江主编《烽火太湖》(古吴轩出版社)
7.浦学坤主编《太湖游击队》(文汇出版社)
8.其他有关文史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