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就像这电梯,各有各的突发状况,需要的‘钥匙’也各不相同。”暑期家访途中,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党委书记韩庆芳的一句话,让该校班主任魏欢对教育有了更深的体悟。
那是一个普通的家访傍晚,魏欢与韩庆芳结束了对学生小C的家访,在家长的送别下走进电梯。
突然,电梯骤停,短暂的慌乱后,三人反而在等待救援的十几分钟里敞开了心扉。家长的从容、老师的幽默,让这场意外成了一次特殊的“家庭对话”。事后韩庆芳的感慨,恰如教育的隐喻:学生的成长绝非“标准化生产”,教育者需要走进每个家庭,找到那把独一无二的沟通“钥匙”。“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魏欢在感悟中写道。正如小A沉默寡言的背后是对家庭责任的默默承担;而看似叛逆的小B,压力竟源于父母“望子成龙”的殷切期待。这些藏在“家门之后”的细节,是校园观察无法触及的教育真相。
在市北高中教师看来,家访从来不是“任务清单”,而是德育工作的“毛细血管”。2025年暑期,该校教师全员参与“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老师们带着“三问”走进家庭:问孩子成长困惑、问家长教育需求、问家校共育建议。通过“一对一深谈”“家庭环境观察”“成长故事采集”等方式深层次了解每一位学生。
教育不是学校的“独角戏”,而是家庭、学校、学生三方合奏的交响乐,这是市北高中正在构建的“心联体”育人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学校将继续以家访为纽带,让“心与心的对话”成为常态,让德育真正走进家庭、贴近学生,共同书写“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温暖篇章。
(市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