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二泉月·读城

无锡美专:丹青深处已百年

  无锡美专学生杭州写生合影

  胡汀鹭

  | 任兮 文|

  今年,正值无锡美术专门学校成立一百周年。这所近代美术教育史上的重要学府,仅有短短六年校史,如流星划破夜空,却在近现代美术教育的星河里留下独特光芒。在此,通过文献史料的钩沉梳理,重溯其办学历程的脉络,还原其作为现代国画教学先驱的真实面貌。

  成立:地域文化自觉下的

  美术教育实践

  1925年9月13日,无锡美术专门学校在东门熙春街成立,以“造就高等美术人才、发展社会文化”为宗旨。

  从东晋的顾恺之开始,无锡画脉悠长。至清末民初,无锡又涌现吴观岱、丁宝书、胡汀鹭、贺天健等一批书画大家。1923年7月,上海美专毕业的无锡籍学生,在无锡城中映山河华宅举办了作品展览会,胡汀鹭前来参观,在大为赞叹的同时萌发了结社的念头。

  第二年6月6日,在胡汀鹭等人的发动下,无锡近代第一个书画组织——锡山书画社宣告成立。在社团成立的“缘起”文字中,表达了强烈的振兴发扬无锡本土美术事业的期望:“本社之诞生,时与势两者为因也。年来海内外书画会之创设风起云发,吾邑处乎其间,独付阙如。且自鼎革以还,吾邑书画界后起泉涌,潮流所趋已形合群之端。况闻独学寡闻识见以拘,开发光大端赖群切共磋,则本社之发起宜不容缓,惟树准的于艺林,张文献于梓里。”锡山书画社成立后,迅速在无锡本地艺术界中确立了其画坛中心地位。至1925年5月,社员人数已达200多人。于是,“以社办学”被提上议事日程,胡汀鹭被推为筹建学校负责人。胡汀鹭曾先后受聘于江苏省艺术专科学校、无锡县立女子师范学校、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从事美术教育,对于美术学校的运作颇为熟悉。

  经过一个阶段的紧张筹备,无锡美专正式宣告成立。国民党元老吴稚晖应邀担任校长,胡汀鹭任教务主任,周恺士任西画科主任,钱松喦担任舍务主任兼国画教授。无锡美专的成立,不仅是无锡地区画人对乡邦画学传统的延续和传承,也是近代无锡地域文化自觉的结果。时任无锡教育局局长薛溱舲评价无锡美专的成立意义时说:“吾邑风景擅东南之胜,水有具区,山由九龙,南海康长素来游斯土,称之为世界第三。邦人曰:‘领此天然美景,而对于专研艺术无特设之学校焉,宁非憾事。’胡汀鹭以丹青名海内,乐后起之有人也,爰集诸君健秋、贺君天健、陈君旧村、钱君殷之、章君笏庭、周君恺士、谢君绍雄创设美术专门学校。”

  教学:以国画为核心的

  现代教育探索

  无锡美专开设之时,设西画、国画两科。与当时其他的美专不同,无锡美专以国画教学为鲜明特色。胡汀鹭授山水、花鸟,王云轩教人物,贺天健、诸健秋讲山水,陈旧村、钱殷之授花鸟。无锡美专的国画课均排在上午,连续三节课;上课方式主要由老师当众示范,课徒画稿留给学生课后临摹。《新闻报》撰文指出:“无锡美专在当时的办学倾向与其它美专不同,当时设立的上海美专、苏州美专、新华艺专等皆以教授西画为主,无锡美专则以教授国画为主,这和无锡的地域多出国画人才有关,且无锡美专创办人胡汀鹭、陈旧村、贺天健、诸健秋等都是国画家,故在学校的办学上国画教育占据主要位置。”正是基于无锡美专的这一办学特色,1926年陆俨少放弃了报考上海美专、苏州美专,转而报考无锡美专,并被录取到国画科学习。

  在近代无锡国画界,胡汀鹭的地位与画坛前辈吴观岱齐名。钱基博曾这样评论他的国画成就:“观老(指吴观岱)名满东南,吾邑诗人廉南湖尤重其画,所作流传海外,珍为名品。而汀鹭则名不出一邑,然比日吾邑言能画者,首推观老,次亦称汀鹭。观老以苍秀胜,汀鹭以浑脱胜,一穷人巧,一尽天趣。自余论汀鹭画,未知视观老孰为后先。南湖诗人最矜重观老画,溢之曰‘江南老画师’而不名,而题汀鹭画,诗有‘抗手延陵叟,千秋两巨然’之句,并跋其后曰‘汀鹭工山水,与江南吴布衣观岱齐名’,则亦矜重汀鹭之甚者矣。”在学校的教学中,胡汀鹭的画学理念无疑对无锡美专的教学产生了指导性的影响。

  胡汀鹭主张打破“四王吴恽”的束缚,注重时代特色,学习张熊、任颐等海上画派画家的画风,进而研习宋元绘画,倡导“师古而不泥古”。同时,胡汀鹭还十分注重画人的学养塑造,重视画史和理论在国画教育中的传授与理解。因此,在无锡美专的课程中,理论课程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还增开了文学、诗词、书法、美术史、艺术论、篆刻、外语、体育等课程,并设有音乐、手工等选修课,课外还设有国乐课等。其中,艺术论等理论课的任课教师,先后由贺天健、钱松喦担纲。

  另外,无锡美专还十分重视写生教学。学校甫一开办,即于当年11月组织学生赴苏州进行旅行写生,并将200多件写生作品在无锡公园池上草堂进行展览。1930年5月,无锡美专再次组织学生赴杭州进行旅行写生,300多件作品在无锡美专五周年纪念会上进行专门陈列。第一届毕业生裔敬亭在毕业纪念刊中撰文表达了对旅行写生教学活动的认识:“尤于春秋佳日,每有旅行写生之举。其宗旨则实地练习,其生趣则乐尽天然。且名山胜水、异木奇卉,亦随吾身心俱适。平居挥毫,旨趣虽同,而情境则异。是故扩张眼界,非旅行不足以观其实;描写风景,非写生不足以传其真。一举而数美备。”

  运营:私立美专的

  生存困境与创新

  学校创立后,首届招生20余人,租赁无锡东门熙春街翼中平民学校房屋为校舍。1927年,无锡美专与无锡女子美术专门学校合并,校址也迁至西水关堰桥下马培之旧居。合并后,无锡美专在专业设置上也得以完善,设立了专门部与师范部。国画、西画两科归于专门部,师范部则设图工、图音两科,每科招生40人,另每科插班生招收10人,学生招生满额为200人。学校办学水平迅速提升,深受社会赞誉。当时报章报道:“无锡美术专门学校及无锡女子美术专门学校开办以来,成绩斐然,每届学期结束,以国画、西画、雕刻、摄影等作品开成绩展览会,颇得社会人士之称誉。”

  作为私立学校,无锡美专的办学经费除学费外,主要靠组织画会、画展的形式卖画筹集。1929年5月,无锡美专举行筹款画会,采用“抽签售画”的筹款方式。邑报作如下报道:“本邑西水关美术专门学校,近特征集各地书画家精心作品二千作,用抽签方法出售。先将抽签证售出(该证甲种每张二元,乙种一元)于六月七日起至十五日止,将各件编号陈列公园内,公开展览。至十六日即行凭证抽签,对号取物。并闻售得价银,悉充该校经费。”在此次展览画会中,胡汀鹭不惜将自己曾经入选全国美展的名作《惠山图》投入抽签,足见其护校之诚。记者报道称:“《惠山图》曾经陈列过全国美展,得到很好的批评。这回又陈列到无锡美术专门学校的展览会,而且胡先生这幅画,曾经有人以三百金易之而未允,这回却大大牺牲亦在奖品之列,可见胡先生爱护无锡美专之切,迥非寻常可及,不知道这幅画毕竟谁有大福气能够得到咧。”

  停办:内忧外患下的

  黯然谢幕

  1931年,无锡美专进入了办学的第七个年头。然而,在这一年9月,无锡美专却在没有任何前兆的情况下突然停办了。

  《国民导报》记者对无锡美专的停办作了调查,并发表文章称:“颇闻此次美专之停办,实由于该校校长吴稚晖氏之辞职。按美专之组织,系以吴氏任绝不到校亲事之挂名校长,校内实权则握于教务主任胡汀鹭氏之手。教部对于该校,认为办理不合私校设立规程,早有加以取缔之念。惟以校长为吴稚晖氏,本‘爱屋及乌’之旨,对于吴氏固当尊崇,而于美专亦遂不愿多作苛求。数年来在严厉取缔私校声中,美专具有被取缔资格而卒得幸存至今日……。最近该校教职员方面,因某项问题发生意见,内部顿呈分歧之象。胡汀鹭氏以无法维持,遂即辞职。同时,胡氏既辞教务主任职,而校长吴稚晖氏亦遂辞职不干。吴校长而至辞职,则美专向之赖以幸存之靠山已倒,教部取缔之旨,旦夕可至,更有何人力足支此垂危之局。是则美专之停办,格于势也,事实上有不得不停办之势,而欲强维持之,心有余力不足,岂可得也。”

  由此可知,无锡美专停办原因无非有二:其一是无锡美专内部爆发矛盾,胡汀鹭左右为难,无法调解,无奈只能挂印而去,美专内部运作陷入混乱;其二是校长吴稚晖辞职,无锡美专失去了在政界高层的“保护伞”,导致国民政府教育部对其备案审查不予通过,故而停办。

  无锡美专停办后,胡汀鹭作为学校实际控制人,没有放弃善后处理的责任。他亲赴苏州,与苏州美专校长颜文樑商讨,安排尚未毕业的学生转学至该校。同年9月,胡汀鹭又在无锡南盛巷创办振南国画函授学校,原先在无锡美专的教师如王云轩、诸健秋、钱松喦、陈旧村等也转入任教。由此可见,振南国画函授学校其实是无锡美专的学脉延伸。

  尽管实体学校消失,但无锡美专倡导的“国画为本、中西融合”理念,通过一批又一批学生的传承,深刻影响了无锡乃至江南画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