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看无锡

新建英烈馆 增设休憩空间

无锡市革命烈士陵园焕新开放

  本报讯 (晚报记者 陈钰洁)苍郁静谧的惠山北麓,由市建管中心负责实施的无锡市革命烈士陵园改造及环境提升工程顺利完工,昨日以全新面貌重新对外开放,为市民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搭建起更优质的精神阵地。

  市革命烈士陵园于1953年落成,此次改造工程总用地面积约8.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主要施工内容为新建英烈馆、休息驿站等单体建筑,优化改造陵园入口广场、祭扫通道、烈士纪念塔基座、烈士墓区、园区广场道路、景观绿化、综合教育楼等区域。

  “我们依托背依惠山、面朝运河的天然格局,严格遵循场地历史轴线与空间肌理,实现新纪念空间与原有文物建筑的共生互映。”市建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在前期方案设计中,市建管中心、市革命烈士陵园管理中心以“山水铸魂·赤心永续”为核心理念,经过多轮方案优化,最终形成了兼具前瞻性、实用性与人文关怀的设计蓝图。

  改造过程中,建设团队完整保留了陵园中轴线及承载记忆的标志性空间,让纪念雕塑、特色建筑物延续历史脉络;园内大树悉数留存,并运用具有历史记忆的老材料进行场地更新,让“旧时光”与“新面貌”和谐交融。

  来到陵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门,保留了原有栩栩如生的烈士群像雕塑,以崭新面貌呈现。沿着参观动线一路前行,远处巍峨的纪念碑上,“为国牺牲人民英雄纪念塔”11个大字熠熠生辉。纪念广场东侧廊架延续英烈馆花格元素,使广场更显精练完整,并为参观者提供了休憩空间。

  最受瞩目的要数新落成的英烈馆。建筑以现代手法演绎新中式风格,运用“天圆地方”“虚实相生”理念,通过柱廊、玻璃高窗、挑檐屋面形成三段式经典构图,营造出简洁、厚重、庄严的氛围。园区内,泉眼旁“思源”石刻警醒人们铭记幸福来之不易。松风亭采用层层收分手法,结合松风点景石、自然驳石水池,营造庄严肃穆氛围。一路前行,还能看到初心广场、饮水思源等多个室外红色文化教育点。

  在聚焦功能完善与环境美化的基础上,此次改造还着力提升山水生态。“我们利用场地土方修补山体,增植乡土及色叶树种,在美化环境的同时强化山体生态。”市建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在保留松、樟、白玉兰等特色植物的同时,新增近60种植物,有效提升陵园生物多样性与绿化覆盖率。

  红色记忆的星火,不仅是史册中的墨迹,更是照亮征程的永恒火炬。这座承载厚重历史的精神坐标历经焕新,将以更加庄严、更具教育意义的面貌屹立于惠山之麓。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