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天下

有的标注0蔗糖 有的宣称一杯管饱

代餐食品真能让人“轻松瘦”?

  眼下,不少希望控制体重的人士选择魔芋面、谷物棒、蛋白奶昔等代餐食品,当成正餐顿顿吃。这些宣称低卡又能饱腹的食品,真能让人“躺瘦”?存在哪些健康隐患?记者进行了一番调查。

  释 疑

  全麦面包敞开吃?

  医生:警惕配料含高热量

  记者在电商平台搜索“代餐”,全麦欧包和谷物棒类出现频率最高。其中,一款月销量超过两万件的全麦欧包,页面醒目标注“真全麦、0蔗糖”,并提供9种口味选择。一款混合谷物棒月销量达8000件,40支装售价89元,宣传语写着“一支抵一餐,饱腹4小时”。

  全谷物和全麦,是否就代表健康?不少消费者吐槽,外皮可能健康,但馅料的热量一点也不低。也有消费者发现,配料表排第一位的是小麦粉,全麦粉才排第二位。

  记者以买家身份咨询了3家网店。对于为何在全麦里添加小麦粉,一位客服直言不讳:“纯全麦粉制作的面包口感会非常粗糙,大多数消费者难以接受,添加小麦粉是为了提升口感。”对于馅料中经常出现黄油、海藻糖等成分,多位客服也表示,是“为了提升风味”。

  “全谷物食品不宜替代正餐,容易导致蛋白质、健康脂肪及部分维生素摄入不足,如长期食用可能会引发营养失衡。”北京友谊医院减重与代谢外科主任张鹏表示,全谷物本质仍是碳水化合物,是热量的来源,绝不能无限制食用。如果全麦制品中添加了黄油、糖等,也需要控制食用量。

  释 疑

  管饱就能当代餐?

  医生:可能导致营养不良

  各类魔芋制品也是代餐的主力军。某电商平台上,一款月销量超3000件的魔芋蛋糕,标注“0脂肪”“0蔗糖添加”。商家搭配图文——一个牛肉汉堡与两块魔芋蛋糕并列,前者热量高达632大卡,后者仅53大卡,每餐可“少摄入约579大卡”。

  在一家位于东四环的超市内,林女士正在选购魔芋面,最终选中了包装上印有“0脂”“低卡”等字样的一款。她说:“晚上就用魔芋面当晚餐,饱腹感强,心理负担也小一些。每次控制体重时,都会选择这类魔芋制品当代餐。”

  大学生小田说:“在宿舍吃魔芋面特别方便,不用开火,热水一泡就能吃,比方便面热量低,也管饱,配合运动,一个星期瘦了5斤。”曾购买过魔芋面的庞女士坦言:“连续半个月晚餐都吃魔芋面,体重确实轻了,但后半程会觉得浑身没劲儿。”

  “魔芋主要成分是膳食纤维,具有热量低、体积膨胀性强的特点,有助于控制食量,作为体重管理期间的辅助食物确实有一定价值。”张鹏提醒,魔芋本身几乎不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但存在营养短板。如果长期单一食用魔芋制品代替正餐,容易导致营养不良。

  释 疑

  光喝不吃能瘦?

  医生:可以短期辅助减重

  “一杯代替一餐,营养又耐饿!”高蛋白代餐奶昔的广告页面上,拥有紧实身材的健身达人图片,吸引着屏幕前渴望“轻松瘦”的消费者。一款代餐奶昔月销量达数万件。

  在某连锁药店,代餐奶昔占据营养保健区的醒目位置。工作人员说:“这个营养配比有讲究,建议在专业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食用。”孙女士有过吃代餐奶昔的经历,她说,奶昔的饱腹感能维持三四个小时,关键是省去了准备晚餐的麻烦。

  “配方科学的正规代餐奶昔和代餐粉是有效的短期减重辅助工具。”张鹏说,目前,市面上代餐奶昔类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一些产品的实际成分可能与宣传不符,消费者须擦亮眼睛。按照相关标准,单餐代餐食品能量应控制在200至400千卡之间,通过减少热量摄入实现减重目标。

  张鹏说,食用代餐奶昔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阶梯式过渡方案。例如初期可每日替代两至三餐,三至四周后减至替代一餐,可常年替代一餐,或逐步恢复至正常饮食,以减少体重反弹风险。此外,切忌将代餐当作加餐。“饮用代餐奶昔时需缓慢饮用,持续约半小时,才能更好地激发饱腹感。快速饮用反而可能诱发饥饿感。”

  值得注意的是,每日低于800千卡的极端低热量饮食不宜超过一个月。妊娠期、哺乳期女性及患有胃肠道疾病等特定人群需谨慎食用代餐产品。

  (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