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看无锡

闲置地块成都市“秘境”

高粱与彼岸花共绘秋日新颜色

  图为无锡经开区的一片高粱地,一半已经红了。远处是城市高楼,近处是浓郁的红高粱,现代都市与田野生机碰撞,是市民休闲打卡的好去处。(朱浩 摄)

  本报讯 穗浪翻红,彼岸花开,无锡的秋日美学正悄然在闲置地块上绽放出意想不到的浓郁色彩。最近,不少喜欢户外走走的市民发现,身边的不少闲置绿地上,一波波红色和粉色的新花海实在出片。

  这两天,在经开区震泽路与丰润道两侧的一片7.88万平方米的高粱地突然火出圈,成为社交平台上的新晋打卡地。这种北方地区常见的农作物无意间成就了江南秋季的新鲜感。在附近一家科技公司工作的马女士惊喜地说:“国庆假期前才惊觉路过的这片是高粱地,有种油画般的画面感,假期来了几次,无论是拍人像还是风景,都不错呢!”

  几乎与此同时,靠近金匮公园的另一处空地,大树底下的一个个小坡上,曼殊沙华(俗称彼岸花)也悄然绽放出连片惊艳的红色。这些花叶不相见的特殊植物,带着神秘的东方美学意象,为无锡秋日增添了别样的诗意层次。打开社交平台,一片片“哇塞”的惊叹声吸引一波波摄影爱好者前往打卡。

  成片的高粱与曼殊沙华,背后蕴含着深层的生态智慧。这些植物不仅具有观赏价值,更重要的是对土壤肥力要求低、生长周期短、维护成本低,非常适合作为地块开发前过渡期的临时植被。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网红地块的涌现是城市剩余空间活化利用的探索成果。在经开区,类似的闲置地块超过240公顷,这些地块经过前期细致的土壤勘察、生态评估,后期因地制宜制定轮作计划、精心补植养护,变成一片片梦幻的棠梨花径、粉黛花田,不同的季节呈现不同的景观特色,正逐步被纳入生态综合利用的规划体系。

  在锡山区,一场更为系统的“花海轮作”正在上新。羊尖严家桥的花海项目通过格桑花、波斯菊、观赏油菜、向日葵和地肤草的交替登场,将花期从秋季拓展至整个秋冬季节。“我们追求的不仅是单季的绚烂,更是四季的连续性。”项目负责人介绍。锡山区宛心花田的探索更进一步,这里的立体花园与宛山湖国际马拉松路线巧妙结合,打造出运动与生态交融的路侧景观。通过梯田式设计和多层次植物配置,即使在有限的土地空间内,也创造了立体的视觉体验。“这种轮作模式不仅提升了观赏价值,更重要的是建立了地块的生态循环系统。”据了解,不同植物对土壤养分的需求各异,科学轮作有助于保持土壤肥力,为后续开发奠定良好基础。(陶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