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排毒、血液疏通、调节脏腑功能……如今,敲打经络作为一种时髦的中医养生方式在中老年人中流行起来,尤其是像胆经等简单易辨认的经络,在一些养生馆、瑜伽健身中常被提及,宣称通过敲敲打打能疏通经络,调节肠胃功能。其实,专业的中医医生在为患者进行经络疗法时,需辨证施治,要选经、辨经络。选错了经络,可能会适得其反。
经络疗法就像开中药需辨证
为何敲胆经很流行?江大附院(原无锡三院)针灸康复科李成主任分析,这可能与胆经的位置相对易辨认、易操作有关。胆经是在人体外侧,具体即沿外侧裤缝到侧肋再到偏头,一路巡行下来的经络。人体的胆经出问题了,会有口苦口干、胸胁胀痛、胃口不好、偏头痛、失眠等表现,通过恰当敲打,可以对经络起到外部刺激作用,让胆经巡行路线上相关的症状得到缓解。
如今人们对中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经络养生的兴趣也非常浓厚。不过什么病都敲胆经,就会出问题。李成介绍,经络疗法就像开中药一样,要辨证施治,要选准经、辨经络,才能达到预期疗效。比如有患者偏头痛,痛处正处在胆经巡行路线上,找胆经就对了;失眠的患者不要把睡眠问题一律归为胆经的问题,只有一种胆郁痰扰的证型,敲胆经才有用;门诊中还常遇到有心悸症状的病人,如属于心胆气虚证型,敲胆经是有用的。专业的中医医生会辨证来选择不同证型对应的经络,同时可以结合相为表里的经络来治疗,比如与胆经相表里的经络是肝经,胆经的病变不但可以敲胆经,也可以敲肝经。
哪里痛就拍哪里?太夸张!
据了解,人体有十二条经络,分别对应于身体内部的各个脏腑器官,脏腑的病变往往可以通过经络来显示出,反之也可以依据身体外部的异常征象,判断具体是哪条经络、哪个脏腑出现了问题,从而通过调整经络(比如敲胆经)、理顺脏腑的气血来解决这些问题。
“不是所有的病都可以用经络疗法,疾病严重了,不要拍打养生,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治疗。”李成表示,如今市面上有些养生馆将经络养生描述得神乎其神,有的商家甚至宣称糖尿病不用吃降糖药,用拍打疗法就可以了,这就是走极端了,太夸张。还有些养生机构不只是拍打经络,哪里痛就拍哪里,用来给患者治病。其实,市面上流行的拍打可以说是推拿的一种手法,是轻度刺激,往往对身体的亚健康状态有效,也可对疼痛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而中医经络疗法除了推拿,还有刮痧、针灸等多种方式,要针对不同患者分别作出选择。
敲打经络还要注意力度
医生表示,对经络穴位的良性刺激能够疏通气血、平衡阴阳,有利于健康养生,选错了经络或对经络的不良刺激可能会适得其反,对身体产生副作用。不懂手法胡乱地按压身体的某些部位和经络,是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
就拿敲胆经来说,在专业的人士指导下,一般敲打三到五遍就可以了,应注意量。敲打时还应注意轻、中、重的不同力量,一般以轻中的力度敲打即可。“对于一些治疗人们常常讲‘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在中医看来,选对经络上的穴位,头痛还可以医脚。”李成说,临床上常有不少头痛病人,医生会首先了解他是整个头都痛还是偏头痛,是枕骨痛还是头顶痛。如头顶痛可调肝经,眉棱骨处痛可调阳明经,偏头痛可选胆经穴位,后枕骨处疼可选膀胱经的穴位来调节。对于头顶痛的病人,可以选脚上的太冲穴,这就是“头痛医脚”了。
(晚报记者 蓝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