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意图

方寸之间 雕刻时光的记忆

  南禅寺广场,殷叔良带着拓包、油墨、宣纸等工具,以及刻有“国庆70周年标识”图案和“祝福祖国七十华诞”字样的拓版,为市民演示传统木刻拓印技艺。这是他每月例行参加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今年77岁的殷叔良,只有小学文化,退休后在市老年大学学习书法、国画等课程。多年来,他刻苦钻研木刻和烙画,后专攻拓版画,先后创作了50多条幅木刻作品及40余幅烙画。其作品先后在市图书馆、老年大学等地展出,受到了广大观展者的高度赞赏和媒体的关注。其中一幅40厘米宽、90米长,共有16700多字的木刻《论语》被无锡市档案馆收藏。殷叔良的拓版画技艺现已列入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木刻拓印是一种古老的绘画手段,先将文字或图案反画在木板上,再用刻刀进行雕刻,然后刷上油墨,最后再拓印到宣纸上。绘、刻、印,使得作品融书法美和雕刻美为一体。正如殷叔良所说,每创作一幅木刻拓印作品,都是一项精细耗时费力的艰辛工作,是对创作者的耐心和细心的考验。

  锋利的刻刀,在掺杂着纹理和香气的木板上游走,殷叔良用他的双手,雕刻时光里耐人寻味的记忆。纵然辛苦,余生不悔。(穆平/摄、薛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