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双方牵头人通话
9月5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应约与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财政部长姆努钦通话。双方同意10月初在华盛顿举行第十三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此前双方将保持密切沟通。工作层将于9月中旬开展认真磋商,为高级别磋商取得实质性进展做好充分准备。双方一致认为,应共同努力,采取实际行动,为磋商创造良好条件。商务部部长钟山、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等参加通话。
长三角快递推“24小时必达”服务
超过时限可以获得优先处理及相关补偿
有着“包邮区”之称的长三角地区,快递服务再度升级。4日,智慧物流平台菜鸟网络联合中通、韵达、圆通、申通、百世等主要快递公司宣布,在长三角26个城市率先提供“次日必达”服务。超过24小时时限的,消费者可以获得优先处理及相关补偿。
率先体验“24小时必达”服务的长三角城市,在地域上北至江苏盐城,南至浙江台州,西至安徽安庆。统计显示,26个城市的包裹量占全国快递总量的近1/10,其中近八成由三通一达、百世等快递公司配送。26城发快递的平均揽签时效目前已经缩短到22.6个小时,初步实现了24小时送达的目标。
在具备24小时送达能力的基础上,由菜鸟牵头,各大快递公司正式推出快递业首个面向收件人的服务标准。标准规定,凡长三角26城对发的快递,当天20时前完成揽收的,次日就要送达;如果包裹延迟,将在接下来的24小时内优先派送;如果超过48小时没有送达,消费者将根据延迟时长,获得不同程度的补偿;延误超过72小时则启动包裹疑似丢失处理。
申通快递副总裁申屠军升说,除了一些增值服务,之前快递业其实没有“包裹延迟”“包裹丢失”的具体标准,未来这种情况将得到改变。
八部门共同规范教育APP:
不得与学分、成绩和评优挂钩
记者5日从教育部了解到,为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教育APP)有序健康发展,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有关意见,要求提高供给质量,规范应用管理,健全监管体系,2019年底完成教育APP备案工作。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雷朝滋表示,近几年,教育APP快速发展、广泛应用,对“互联网+教育”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一些地方和学校出现了应用泛滥、平台垄断等现象。一些教育APP存在有害信息传播、广告丛生等问题,给广大师生带来了困扰,增加了学生和家长的负担。
为此,意见要求建立备案制度,加强内容建设,规范数据管理,保障网络安全。
意见明确,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制定教育APP的选用制度。选用应当充分尊重教职工、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并严格选用标准、控制数量,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负担。作为教学、管理工具要求统一使用的教育APP,不得向学生及家长收取任何费用,不得植入商业广告和游戏。推荐使用的教育APP应当遵循自愿原则,不得与教学管理行为绑定,不得与学分、成绩和评优挂钩。
促生猪生产
两部门严格规范禁养区划定和管理
近日,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通知,要求进一步规范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和管理,促进生猪生产发展。
通知指出,各地要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对禁养区划定的要求,依法科学划定禁养区。除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区等人口集中区域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禁止养殖区域之外,不得划定禁养区。国家法律法规和地方法规之外的其他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不得作为禁养区划定依据。
通知明确,对禁养区内关停需搬迁的规模化养殖场户,优先支持异地重建,对符合环保要求的畜禽养殖建设项目,加快环评审批。加强对养殖场户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技术指导与帮扶,畅通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渠道。对确需关闭的养殖场户,给予合理过渡期,避免清理代替治理,严禁采取“一律关停”等简单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