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物联网和大数据,无锡警方加大研发应用,公安指挥平台科技感满满,民警的随身装备既酷炫又给力。下面记者带你认识一些与市民日常生活有关的警用物联网装备——
如今,物联网技术被运用到了公安巡防工作中,通过“前端感知采集”“数据分析展示”“警务指令下达”这种人、机、物互联互通的模式,有效提升了巡防效能。市民街头路面看到的巡逻车上,车载综合巡逻执法系统可以对周边人员、车辆特征等信息进行分析比对,系统接入“智慧巡防平台”,实现前端警力的调度、指挥以及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一些民警佩戴的眼镜可不是普通眼镜,而是智能巡防眼镜,能自动对视野范围内的人脸进行识别和比对,帮助执勤警力快速准确地进行人员识别、离线布控、人证合一、人像车牌比对和远程调度等功能。在市区一些治安卡口,民警不用像以前那样全靠人工检查,凭经验来判断。开始投入使用的卡口车辆快速安检系统,能够利用透视成像识别技术,对被检车辆行李箱实施快速安检,协助民警准确发现藏匿在车辆里的刀具、枪支等违禁物品,第一时间提醒民警,降低冲卡安全风险并提高卡口通行效率。
通过“智慧巡防平台”,警方可以查看实时监控以及进行巡逻警力扁平化指挥。平台接收卡口车辆快速安检系统、车载综合巡逻执法系统等前端设备采集的数据。当发现异常情况时,平台会实时报警,巡防指挥中心第一时间调度周边的巡防力量前往增援处置。平台与前端装备和人员的联动,有效提升公安巡防工作精准查控、快速反应、联动处置的智慧化水平。初步实现大数据引领下全市巡防力量实时掌控、巡防质态全时感知、巡防勤务全局统筹、重大事件处置一体指挥,真正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快速反应中。
舌尖上的安全关系着千家万户,在食药环侦支队,有不少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食品安全“黑科技”装备。比如样本前处理一体机、多功能食品安全检测仪、便携式胶体金读数仪和综合食品安全栓测仪等,这几个名字听起来就很专业的仪器设备,接触的物品其实大家并不陌生。设备涵盖了对农药残留类、兽药残留类、抗生素类、违法添加类等的检测,检测样本覆盖市民日常所用的畜禽产品、水产品、农产品、保健食品、饮水、药品、日用品及生活用品等。这些设备与食安智慧快检系统配套使用,通过食安快检审计终端APP,民警可以实时掌控快检大数据信息。据了解,这款APP具有采样、检测、不合格品处理等大数据统计分析功能,利用多种物联网技术,促进食药环侦查工作能力及效率,提高从预防、侦查到筛选取证、物证保全等工作全过程覆盖,确保了每个环节得到智慧式的管理监督。此外,民警在工作中还会运用到食品药品环境犯罪侦查系统和搭载式的智能环境监测设备。该系列设备可以快速对食品药品中的违法添加成分和空气、土壤中的污染物进行检测,利用云计算技术分析结果并实时将检测数据发送至数据平台,能够做到分析过程全掌控,有力保障市民的切身利益。
另外,重要信息系统安全态势感知及预警通报平台对全市470多家单位的500多个重要信息系统实施全天候监测,一旦发现安全漏洞,可以第一时间通报预警并跟踪处置,确保免受外来攻击和破坏。还有“梁溪守卫者”APP、江阴“互联网+智慧出行”平台等多种装备系统,都使用智慧和科技,从多方面守护了我们的生活。
(晚报记者 念楼)